[发明专利]能够分解酒精、防止醉酒、保护肝脏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3004.6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银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小龙 |
主分类号: | A61K38/01 | 分类号: | A61K38/01;A61P25/32;A61K31/194;A61K31/198;A61K31/355;A61K31/375;A61K31/4172;A61K31/714;A61K33/30;A61K36/906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4000 山西省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分解 酒精 防止 醉酒 保护 肝脏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肝脏的药物,具体为一种能够解决饮酒后身体难受,保护身体的能够分解酒精,防止醉酒,保护肝脏的药物。
背景技术
中国是有悠久的酒文化历史的国家,饮酒在友情沟通,休闲娱乐和人际关系公关中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然而醉酒引起严重的负面社会作用和人体损害。长期饮酒会大大升高心脏病,高血压,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和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酒精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源于过量长期饮酒造成肝中毒。研究表明,正常成年男性的无害酒精摄入量为每日小于40克,女性20-30克。广泛的流行病学表明:成年男性每日饮用40度酒精100-200毫升,女性50-100毫升,10-12年就可导致酒精性肝炎。众多的病例证明,一次性大量地过量饮酒,可直接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并严重损害肝脏,肾脏,大脑等人体重要器官。在长期过量饮酒的人群中,约有90-100%的机率患有酒精性脂肪肝,10-35%的人患有酒精性肝炎,8-20%的人患有酒精性肝硬化。所以酒被称为慢性肝毒素。在西方国家,约有50%肝疾病与饮酒有关。在美国,由于肝硬化而致死的病例中,约有44%是由于过度饮用而导致的肝硬化。同时,肝硬化5-10年,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存活率为23%,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存活率仅为7%。一旦患上酒精性肝炎,每年发展成肝硬化的比例为10-20%,约有70%的人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癌变。
临床观察发现,每日饮酒超过50克的病人,通常血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se Transaminase,ALT)水平会明显升高(50%敏感性)。几乎所有病人的AST水平都高于ALT水平。当AST∶ALT比例超过2,那么就可诊断该患者已患有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脏损害的病理过程通常是饮酒导致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变。
人在饮酒以后,酒内所含的乙醇被吸收,在体内被酶氧化为乙醛。人体对乙醇也有承受程度问题。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当血液中乙醇浓度在0.05-0.1%时,人开始朦胧、畅快地微醉;而达到0.3%时,人就会口齿不清,步态蹒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酒醉了;如果达到了0.7%,人就会死亡。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将体内的酒精含量降低到一个安全的水平就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保肝解酒良药愈来愈受到全社会酒水消费群体的关注。目前有大量的解酒产品或方法被开发,形成了新的“解酒文化”。例如解酒药总体可以分为化学药品、中药制剂、保健品三种。化学药品为应用药物来对抗和抑制酒精的毒副作用,如利用葡萄糖,咖啡,镇静剂。能够缓解症状,但是对身体造成伤害,产生的副作用大。疗效欠佳。解酒机理是仅仅能促进酒精分解,起到暂时性的缓解作用,很难起到护肝作用。中药制剂成分多为枳子、葛根花、白芍、肉豆蔻,这些中药可以起到很好解酒作用,同时全身调理的作用,但效果稍微迟缓。没有副作用,在解酒醒酒同时还对肝胆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保健品解酒剂实质上也是中药制剂。另外还有一些蔬菜食品等,如白菜,萝卜,橙子,西红柿,杨梅,梨鸡蛋和豆腐等。现有技术中,也有利用中药,氨基酸及维生素共同制备的解酒护肝药物,例如200510127313.4所述的解酒片的生产方法,方法为:(1)备料及配比(以下为重量比)葡萄糖:10-25%;小麦胚芽粉:10-25%;枳椇子粉:5-15%;葛根5-15%:5-15%;VC:5-10%:食品香精:0.25%;VPP:1-3‰;VB1:1-3‰;VB2:1-3‰;VB12:1-3‰;肌醇六磷脂0.01-0.1‰。
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酒精对肝脏作用的主要机制为:
(1)氧化代谢导致体内产生过量毒性化学物质-乙醛。
正常情况下,酒精进入体内后经胃,小肠吸收,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在肝脏内通过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将乙醇氧化成乙醛,乙醛经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代谢为乙酸而经尿道排出体外。一次性大量或慢性长期摄入酒精性饮品,将严重超过肝脏解毒能力,而导致血液和肝脏中蓄积大量的酒精及乙醛。乙醛是一种毒性化学物质。留存在体内无法代谢掉的乙醛对肝脏产生威胁。过多饮酒者所出现的潮红,兴奋,头痛,恶心,头晕等症状与乙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活性自由基ROS和RNS导致肝细胞损伤及肝功能紊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小龙,未经银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3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