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4-丁内酰胺水解酶的菌株及利用该菌株制备γ-氨基丁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2965.5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光玉;刘洋;郑向辉;白莹;秦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3/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11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内酰胺 水解 菌株 利用 制备 氨基 丁酸 方法 | ||
1.一种高产4-丁内酰胺水解酶的菌株,该菌株来源于黄泥田、红泥田、黄泥砂田、泥质田或黄斑田土壤中,并通过筛选分离而得,其特征在于: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兼性厌氧,显微镜观察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有周鞭毛,镜检可见呈圆周运动;发酵产酸产气;属大肠埃希氏菌菌株(Escherichia coli),命名为HHSW-16,保藏号为:CGMCC No.3998。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制备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摇瓶种子培养:将菌株HHSW-16接种于如下种子瓶培养基中:碳源为牛肉膏、葡萄糖、可溶性淀粉、乳糖和柠檬酸中的至少一种,浓度5-20g/L;氮源为酵母膏、玉米浆和蛋白胨中的至少一种,浓度10-30g/L;无机盐为Na2HPO4·12H2O4-7.5g/L、KH2PO4 1.0-2.5g/L、MgSO4·7H2O 0.1-0.5g/L、CaCl2·2H2O 5-15mg和FeSO4·7H2O2-10mg;接种后于25-45℃、pH6.0-7.5、摇床转速140-250rpm下培养18-24h;
(2)发酵培养:将上述步骤(1)培养好的HHSW-16菌株再接种到如下发酵培养基中:碳源为玉米芯水解液、牛肉膏、乳糖和柠檬酸中的至少一种,浓度10-60g/L;氮源为酵母膏、玉米浆、蛋白胨中的至少一种,浓度10-50g/L;无机离子为Na2HPO4·12H2O 5.0-8.0g/L、KH2PO4 1.0-2.5g/L、MgSO4·7H2O 0.2-0.5g/L、CaCl2·2H2O 5-15mg和FeSO4·7H2O 2-10mg;并于发酵罐中30-45℃、pH 6.5-7.5下通无菌空气培养24-48h;
(3)酶促反应:发酵结束后,离心收集菌体;并将湿菌体细胞加入到含α-吡咯烷酮的转化液中,在温度为28~45℃,pH值6.0~8.0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12~24h;
(4)分离纯化:将上述步骤(3)反应液离心得溶液,经浓缩、脱色、结晶、干燥后得到γ-氨基丁酸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菌株接种量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无菌空气以通风比为1∶0.8~1.2(v/v)的通风速率流入发酵培养基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γ-氨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转化液中α-吡咯烷酮的浓度为20-40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29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