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代铜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32322.0 | 申请日: | 201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岱;孙静;纪刚;田秀娟;杨兴华;孙爱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吉岱 |
| 主分类号: | C22C18/04 | 分类号: | C22C18/04;C22C1/02;B22D1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代铜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用电阻炉将石墨坩埚加热到700~740℃,向石墨坩埚中加入铝块,融化后在铝液表面撒上覆盖剂保护,然后按比例再加入锌制成锌铝混合熔融液,上述铝与锌的用量配比以100重量份计,其中铝为35~40重量份,锌为60~65重量份;在上述锌铝混合熔融液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5~3%的铜、0.2~0.5%的稀土铈、0.1~0.15%的锆和0.5~0.8%的铋,并缓慢搅拌;
(2)接步骤(1)用石墨钟罩向石墨坩埚内压入质量分数为0.1~0.5%的镁,然后把质量分数为0.1~0.2%的稀土氧化物,与锶盐变质剂覆盖在熔融液表面,待完全熔化后在740℃的温度下保持10~20分钟,并进行适当地搅拌;再加入C2Cl6除气剂除气,静置一段时间,扒渣浇铸;
(3)将步骤(2)获得的合金液注入金属模具或连续铸造机型口,经冷凝器冷却,通过金属模具浇注成φ16mm×200mm的合金试棒或通过连续铸造机拉铸形成棒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代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4)将步骤(3)获得的棒材锯切成代铜结构件所需规格的原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代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铝为38重量份,锌为62重量份;加入质量分数2.7%的铜,加入质量分数0.3%的稀土铈,加入质量分数0.12%的锆,加入质量分数0.7%的铋;上述步骤(2)中,加入质量分数0.2%的镁,加入质量分数0.12%的稀土氧化物;上述步骤(3)中,通过连续铸造机拉铸形成直径为50mm~90mm的棒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吉岱,未经王吉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23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