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幼嫩花梗为外植体的萱草组织培养两步成苗的快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860.8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7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许衡;孟凡国;周海梦;周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嫩 花梗 外植体 萱草 组织培养 两步成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萱草的组织培养两步成苗的简易快繁方法,特别是涉及到以幼嫩花梗为外植体的萱草组织培养。
背景技术
萱草(Hemerocallis.sp)是百合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该植物“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具有用途广泛、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管理简单、收益快、效益高、经济寿命长等特点。所有这些,对于美化环境,增进人民体质,开发山区经济,增加出口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对其需求不断增加。在自然界,该属植物可采用播种、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由于该植物杂种性强,种子繁殖难以保持优良性状,而且部分品种结实率低或种子萌芽率低,因此生产中很少采用有性繁殖的方式。分株繁殖较为常用,且植株容易存活,但因其萌蘖能力不强、增殖速度慢,一般1株萱草每年仅可繁殖1~5株,因而难以适应市场商品化生产的需求。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上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已一跃成为一种大规模批量工厂化生产种苗的新方法,并在花卉生产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该技术繁殖萱草,可大幅提高种苗的质量和产量,是解决优良品种大量繁殖的最有效途径,不仅可以克服常规繁殖方法的不足,提高繁殖系数,加快其繁殖速度,还可打破季节局限,实现工厂化育苗,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萱草的组培育苗主要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产生不定芽→芽的增殖→组培苗生根”三个阶段来完成,并根据不同阶段配制相应培养基进行转瓶,步骤较为繁琐,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如何简化培养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促进萱草组培苗生产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组织培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以幼嫩花梗为外植体的、用“丛生芽的诱导→组培苗生根”两步法实现萱草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该方法可以大量快速地繁殖出品质优良的萱草组培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先将作为外植体的萱草幼嫩花梗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其切割成1~1.5cm后接种到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上;2.5~3个月后选择苗高4~6cm、4片叶子以上的无菌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当组培苗每株生根3条以上、不定根长达2~4cm时,打开瓶盖,在室内炼苗3~4天后,将组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去培养基,将其移栽至灭菌的栽培基质中;
上述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添加6-苄氨基嘌呤(6-BA)2~10mg、2,4-二氯苯氧乙酸(2,4-D)0~2mg、α-萘乙酸(NAA)0.2~1mg、琼脂4.5g和蔗糖30g,pH值调节至5.8;
上述生根培养基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添加NAA 0.1~2.0mg、琼脂4.5g和蔗糖15~30g,pH值调节至5.8;
上述诱导及分化培养条件为:温度25±1℃,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强度在愈伤组织阶段为1000lx,待诱导出后幼苗为2000lx;
上述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25±1℃,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强度为2200lx。
上述解决方案中可采用的外植体消毒处理的灭菌剂有70~75%乙醇、次氯酸钠溶液、氯化汞溶液等,本发明优选的方法是先用加入少量洗衣粉的水浸泡5分钟后,用流水冲洗2~3小时;在无菌条件下(在水平超净工作台上),将花梗在75%的酒精中浸泡10秒后,在0.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15分钟,用无菌水仔细冲洗8次。
上述解决方案中的最佳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添加6-BA 4mg、2,4-D 1mg、NAA 0.5mg。采用这种激素配比的培养基配方,经过2.5~3个月的培养,不定芽的增殖率最高,可以达到5.2,而且芽生长迅速、健壮;
上述解决方案中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每升添加NAA 1.0mg、琼脂4.5g和蔗糖15g。采用这种配比的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时,生根率较高,且根系粗壮;
上述解决方案中将组培苗移栽至灭菌的培养基质中(等比例的壤土、粗沙和蛭石混匀),并适当遮光,并保持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为80~85%,保持一周左右后逐渐去掉遮阴设施、降低空气湿度,待幼苗适应环境后即可进入大田管理,植株成活率可达90%。本发明通过合理调节激素的种类配比和浓度,得到了健壮的萱草组培苗,经过3~4个月的培养,其增殖率达5.2。移栽至大田后,生长良好,达到生产要求。
因此,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出优质的萱草组培苗,从而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另外实施本发明方法,减少了配制培养基和转瓶的步骤,因此简单易行、生产成本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未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