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加强型护套采煤机软电缆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829.4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毕可进;崔祥柱;谢东;王广庆;宋学才;马源;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永达线缆有限公司;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加强型 护套 采煤 电缆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加强型护套采煤机软电缆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采煤机软电缆在井下使用工作中,采煤工作面越长,电缆拖动拉力就越大。电缆护套随时会受到各种物体冲击,特别是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弯曲、S型弯曲时一旦受到冲击、挡板夹板挤压、尖刃的石块、铁丝扎头等外力刮伤而导致电缆护套层撕开,致使电缆进水,从而使电缆漏电、短路、断路,采煤机无法正常工作。
以往生产加强型护套是绞合软缆芯外直接挤包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内护层,不硫化直接包覆由耐硫化温度、编织密度为20-40%纤维编织层,编织层外挤包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外护层,一次硫化定型。参考文献:中国专利200710190370.6井下采掘机用拖曳电缆及制备方法。不足之处是内护套层与外护套层之间是纤维线而不是浸胶线,所以内护套层与外护套层无法与纤维线交联一体,电缆的护套容易被撕裂、拉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生产方法生产的采煤机软电缆的护套容易被撕裂、拉开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加强型护套采煤机软电缆的生产方法,该复合加强型护套采煤机软电缆的生产方法生产的软电缆的护套不容易被撕裂、拉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该生产方法①绞合导体、②挤包绝缘、③线芯成缆,其特征是④成缆后用未硫化胶条缠绕构成内护套层、同时编织浸胶纤维加强层、⑤再由大型连续硫化机组挤包外护套层,经连续硫化将胶条缠绕内护层、浸胶纤维加强层、外护套层交联成一个整体。
生产后的复合加强护套是胶条缠绕内护层、浸胶纤维编织加强层、外护套层硫化交联成一个整体,浸胶纤维编织加强层处于护套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优点:经三年来的使用证明及机械性能试验对比,本发明生产的复合加强型护套采煤机软电缆,抗撕裂强度、抗张强度性能比现有的生产方法生产的采煤机软电缆均提高了36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产的软电缆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动力线芯、2绝缘层、3胶条缠绕内护层、4浸胶纤维编织加强层、5外护套层、6复合导体控制线芯、7复合加强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①绞合导体、②挤包绝缘、③线芯成缆、④成缆后用未硫化胶条缠绕构成内护层、同时编织浸胶纤维加强层、⑤再由大型连续硫化机组挤包外护套层,进行连续硫化交联成为一体。生产设备为现有的设备,可市购。
在图1和图2中,生产后的复合加强护套7是胶条缠绕内护层3、浸胶纤维编织加强层4、外护套层5硫化交联成一个整体,浸胶纤维加强层处于护套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永达线缆有限公司;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未经徐州永达线缆有限公司;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