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发泡剂注入塑料挤出微通道成型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716.4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许忠斌;曹佳培;彭懋;蔡娥;贺世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浙江华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7/12;B29C44/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发泡剂 注入 塑料 挤出 通道 成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物理发泡剂注入塑料挤出微通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部件:电机(1)、挤出机(2)、齿轮泵(4)、加热圈(5)、机头及口模(6)、加热器(9)、压缩空气供应系统(10)、冷却气体喷嘴(12)、冷却辊(14)、慢速降压定型模(15)、发泡剂供应系统(17)、压力传感器P1~4、温度传感器T1~7、电动阀M1~4。其中,所述电机(1)的转轴与挤出机(2)内的螺杆通过联轴器联接;挤出机(2)、齿轮泵(4)、机头及口模(6)和慢速降压定型模(15)依次通过法兰联接;两个冷却气体喷嘴(12)上下布置在塑料挤出件(13)与慢速降压定型模(15)的连接处,挤出件(13)上下安装一对冷却辊(14),发泡剂供应系统(17)通过管路与机头及口模(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物理发泡剂注入塑料挤出微通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及口模(6)包括:机头连接体(18)、芯体(19)、流道过渡体(20)、口模(21)、外模环(22);其中,所述机头连接体(18)和流道过渡体(20)联接;口模(21)安放入流道过渡体(20)的开口内,通过开口内的螺纹旋入外模环(22)将口模(21)固定,芯体(19)在机头连接体(18)上定位,芯体(19)上的芯体针头(23)与口模(21)出口面相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物理发泡剂注入塑料挤出微通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芯体(19)与发泡剂供应系统(17)通过管路相连,管路上有压力传感器P1和电动阀M1;慢速降压定型模(15)内安装压力及温度传感器(25),通过气流接管(24)与压缩空气供应管路连接,供应管路上安装有加热器(9)、温度传感器T5和T6、压力传感器P2、电动阀M2和M4;两个冷却气体喷嘴(12)与压缩空气供应系统(10)通过管路连接,管路上有压力传感器P3和电动阀M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物理发泡剂注入塑料挤出微通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慢速降压定型模(15)包括:气流接管(24)、压力及温度传感器(25)、定型模体(26)。其中,所述气流接管(24)和压力及温度传感器(25)布置在定型模体(26)上。
5.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行物理发泡剂注入塑料挤出微通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聚合物原料塑化和稳定挤出:电机1驱动挤出机2内螺杆,原料在挤出机2内融化形成塑料熔体27,再通过齿轮泵4输送到机头及口模6。
(2)机头及口模6内熔体截面初步成型:塑料熔体27进入机头的机头连接体18,在芯体19处逐渐分流,在芯体19外壁、流道过渡体20和口模21构成的流道内逐渐初步成型挤出制品横截面。
(3)物理发泡剂注入挤出熔体,初步成型小通道:塑料熔体27离开口模21后,进入慢速降压定型模15,发泡剂29通过连接在芯体19上的针头注入中空通道,从而初步成型小通道界面。
(4)部分发泡剂溶解在塑料熔体内。
(5)发泡剂发泡。
(6)挤出件定型,成型微通道。
(7)塑料挤出件的收卷或裁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浙江华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浙江华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7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