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铌酸锂晶体化学机械抛光后的应力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679.7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岭;孙鸣;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3/10 | 分类号: | B08B3/10;B08B3/08;H01L21/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13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铌酸锂 晶体化学 机械抛光 应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MP后的应力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铌酸锂晶体碱性抛光后的应力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铌酸锂晶体是一种人工晶体。由于其具有铁电、压电、热电、电光、声光和光折变效应等多种性质而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类声表面波、电光和非线性光学器件。近年来,随着稀土掺杂工程、畴工程和近化学计量比晶体生长与后加工技术的完善,有关LiNbO3波导、LiNbO3光电和光子学器件功能、性能的研究急剧增加,使其可能成为光通信、军事对抗、光学数据存储、光陀螺仪、光学遥感、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关键元器件制作的光学硅材料。
随光电子技术发展,铌酸锂晶体制作超精密元器件的需求与日俱增。铌酸锂晶体加工对温度具有敏感性,主热膨胀系数(a11=15.4×10-6/K a33=7.5×10-6/K),与粘贴铌酸锂晶体的抛光盘热膨胀系数不匹配,传统生产工艺下CMP刚刚完成在后续CMP后清洗时,水抛清洗液流量相对CMP过程中抛光液流量瞬间加大数倍,由于CMP后铌酸锂晶体表面经CMP过程而具有较高的温度,导致晶片表面热应力远高于晶片内部热应力,这种表面瞬时热应力与残余热应力无法快速释放,产生的内外热应力差使铌酸锂晶体价键扭曲、破坏,易造成铌酸锂晶体的开裂、碎晶,从而大大降低铌酸锂晶体加工良率,存在加工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铌酸锂晶体CMP后的应力控制,有效解决铌酸锂加工存在开裂、碎晶这一问题。铌酸锂晶体化学机械抛光后CMP刚刚完成在后续CMP后清洗时,采用逐渐缓慢加大水抛清洗液流量,充分释放铌酸锂晶体表面的热应力,达到铌酸锂晶体内外热应力一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铌酸锂晶体清洗过程中易产生上述开裂、碎晶的问题发生,大大提高了铌酸锂晶体因开裂、碎晶导致的加工良率,完美实现了铌酸锂晶体CMP后的应力控制,大大提高了铌酸锂晶体加工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公知铌酸锂晶体CMP后、清洗过程中因晶体表面与内部热应力差易造成开裂、碎晶的问题。通过铌酸锂晶体CMP后的应力控制,即在CMP刚刚完成、后续清洗过程中采用采用逐渐缓慢加大水抛清洗液流量,充分释放铌酸锂晶体表面的热应力,达到铌酸锂晶体内外热应力一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铌酸锂晶体清洗过程中易产生上述开裂、碎晶的问题发生,大大提高了铌酸锂晶体因开裂、碎晶导致的加工良率,完美实现了铌酸锂晶体CMP后的应力控制,大大提高了铌酸锂晶体加工的生产效率。由此而公开一种简便易行、高效率的铌酸锂晶体CMP后的应力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铌酸锂晶体CMP后应力的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1)铌酸锂晶体CMP后立即进行水抛清洗,水抛清洗液初始流量设定为CMP过程的抛光液流速200ml/min-400ml/min,所述水抛液为含有0.5-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离子水;
(2)逐步增大水抛液流速到5000ml/min-7000ml/min,上述水抛过程持续30秒-5分钟,然后停止水抛,过程结束。
所述步骤(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FA/O表面活性剂、Oπ-7((C10H21-C6H4-O-CH2CH2O)7-H)、Oπ-10((C10H21-C6H4-O-CH2CH2O)10-H)、O-20(C12-18H25-37-C6H4-O-CH2CH2O)70-H)或聚氧乙烯仲烷基醇醚。
本发明中采用方法的作用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抽样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取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