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错误标示元件极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324.8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9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忆欣;郑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错误 标示 元件 极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错误标示元件极性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印刷电路板设计及布局的操作中,防止错误标示元件极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是指电子产品经过特定的设计与规划后,提供电子元件安装的支撑体,其使各种不同电子元件串接在一起,达到中介传输的功能。印刷电路板的制作上,工程师通常会依据客户要求来着手设计线路,再经由电路绘图、机构绘图、元件摆置、绘制等布局的程序来完成布局(Layout)图设计,以供电路板制造商于后续完成印刷电路板的制造。
在众多电子元件中,部分的电子元件是属于具有不同极性的分的双极装置(Bipolar devices),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电解电容器(Electrolytic Capacitor)。这些双极装置的接脚必须被配置在正确地位置上才能发挥其功能。以上述的发光二极管为例,在现有技术中,布局人员通常会在布局的程序中,将“十”字的标记符号标示在发光二极管正极的位置,以提供后续元件摆设的依据。然而,布局人员会因为”十”字的标记符号被其它元件所覆盖或重叠,而误将“十”字的标记符号错误移动至发光二极管负极的位置。这种将标记符号标记在错误的位置的问题会造成后续电路板制造商在制造过程中的困扰。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防止错误标示元件极性的方法,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有对于双极性元件的设置,容易产生标记符号位置标示错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具有防止错误标示元件极性的方法,被执行于一运算系统之中。运算系统具有一数据处理单元、一储存装置以及一布局软件(layoutsoftware)。
本发明的布局软件应用于印刷电路板布局设计操作的绘图软件,其例如是Fablink Tool或Mentor。
储存装置储存有一极性元件数据库。极性元件数据库的内容借由布局软件的程序命令被数据处理单元所读取。极性元件数据库包含印刷电路板的一布局图(layout)的一极性元件的一参考接脚坐标、一标记接脚坐标以及一标记符号坐标。极性元件包含有一标记接脚以及一参考接脚。
本发明的极性元件为具有相反极性的电子元件,其例如是发光二极管或电解质电容器。
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具有防止错误标示元件极性的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骤:
A1自极性元件数据库撷取参考接脚坐标、标记接脚坐标以及标记符号坐标;
A2计算一参考距离与一标记距离,其中,参考距离为参考接脚坐标与标记符号坐标之间的最短距离,标记距离为标记接脚坐标与标记符号坐标之间的最短距离;
A3判断标记距离是否小于参考距离,若否,规划一配置范围,
其中,配置范围为摆放区域中,未摆放元件或符号的空白区域,且配置范围的任一点与标记接脚坐标之间的最短距离皆小于任一点与参考接脚坐标之间的最短距离;
A4将配置范围显示于一电子屏幕上。
基于上述的防止错误标示元件极性的方法,布局人员在布局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取得参考接脚坐标、标记接脚坐标以及标记符号坐标后,利用参考距离与标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判断标记符号位置的正确性。并借由处理单元规划新的配置范围,让布局人员得以修正摆放标记符号的位置,避免布局人员在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标记符号位置标示错误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执行印刷电路板设计及布局操作的计算机方框图;
图2为图1的极性元件配置于布局图的示意图;以及
图3为图1的防止错误标示元件极性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运算系统
11 数据处理单元
12 储存装置
13 极性元件数据库
14 布局软件
20 布局图
21 极性元件
22 标记符号
24 参考距离
26 标记距离
28 配置范围
30 标记接脚
32 参考接脚
40 摆放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3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缝钢管的精密轧制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 下一篇:卸料离心机机壳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