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牡丹的种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31323.3 申请日: 2010-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1889519A 公开(公告)日: 2010-11-24
发明(设计)人: 张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沪谯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B79/02;A01C1/00;A01G13/00;A01D91/04
代理公司: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代理人: 毛燕生
地址: 23680***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牡丹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牡丹的种植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牡丹喜温和,较耐寒及耐旱,对气候适应性较强,分布较广。安徽铜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300~1480mm;年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土壤肥沃。适宜药用牡丹的生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牡丹皮适用的物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以安徽铜陵、南陵和亳州传统种植的“风丹”系列品种为种质资源。风丹的主要植物形态特征:

落叶小灌木,高0.5~1m。根粗壮,皮厚肉质,具香气,外皮灰褐色至紫棕色。叶互生,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花单生于枝端,大形;花萼5,绿色;花瓣5,白色,极少粉红色或紫红色,顶端有不规则缺刻。雄蕊多数;雌蕊4~5(8),密生柔毛。蓇葖果长卵形,密被黄褐色硬毛。花期3月下旬~4月,果期5~8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牡丹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牡丹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与整地步骤、大田移栽地步骤、种子繁殖方法步骤、种植田间管理步骤、丹皮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步骤、采收与加工方法步骤和包装、贮藏及运输步骤;

选地与整地步骤包括选地、整地和检测步骤;

分别对育苗地和大田移栽地进行选择;对土壤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限量进行检测;

分别对育苗地和大田移栽地进行整地;

牡丹种子繁殖方法步骤包括种子选择、浸种摧芽、育苗、种苗储藏、移栽步骤;

种植田间管理步骤包括苗期管理、中耕除草、灌水排水、施肥、摘蕾与修剪步骤;

对丹皮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步骤;

采收与加工方法步骤包括采收、加工、留种技术步骤;

包装、贮藏及运输步骤包括包装、贮藏和运输步骤。

质量标准:

外观性状:本品呈筒状或半圆状块片,有纵剖开的裂缝,向内卷曲或略外翻,长短不一,一般长5~25cm,筒径0.5~1.2cm,皮厚2~4mm,外表面灰褐色,有多数横长略凹陷的皮孔痕及细根痕,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棕色,有明显细纵纹理,常见无色结晶体。常为针状、片状、柱状的牡丹酚结晶。质硬脆,折断面较平坦,粉性,灰白色至粉红色。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涩,有麻舌感。

分级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丹皮分“原丹皮”、“刮丹”二个品别,每个品别又分为4个等级。

原丹皮

一等:圆筒形,均匀微弯,两端平,纵形刀口紧闭,皮细肉厚,表面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粉白色,粉质足,有亮银星,香气浓,味微苦涩。长6cm以上,中部粗2.5cm以上,无木心、青丹、杂质、霉变。

二等:圆筒形,均匀微弯,两端平,纵形刀口紧闭,皮细肉厚,表面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粉白色,粉质足,有亮银星,香气浓,味微苦涩。长5cm以上,中部粗1.8cm以上,无木心、青丹、杂质、霉变。

三等:圆筒形,均匀微弯,两端平,纵形刀口紧闭,皮细肉厚,表面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粉白色,粉质足,有亮银星,香气浓,味微苦涩。长4cm以上,中部粗1cm以上,无木心、杂质、霉变。

四等: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但最小直径不低于0.6cm,无木心、碎末、杂质、霉变。

刮丹皮

一等:呈圆筒状,条均匀,刮去外皮。表面粉红色,在节疤、皮孔根痕处,偶有未去净的栓皮,形成棕褐色的花斑。质坚硬,断面粉白色,有粉性。气香浓,味微苦涩,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4cm以上。皮刮净,色粉红,碎节不超过5%,无木心、杂质、霉变。

二等:长5cm以上,中部围粗1.7cm以上。皮刮净,色粉红,碎节不超过5%。无木心、杂质、无霉变。余同一等。

三等:长4cm以上,中部围粗0.9cm以上。皮刮净,色粉红,碎节不超过5%。无木心、无杂质、无霉变。余同一等。

四等:凡不符合一、二、三等长度的断支碎片均属此等。但应无木心、无碎末、无杂质、无霉变。

销售流通中常将不分级的丹皮,根据去皮与否,分成丹皮统货或刮丹统货。细小的牡丹根条不去心,直接晒干,生产上称为“丹须”,一般认为质量较次。但丹皮酚含量不低,可作为提取丹皮酚的原料。

质量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沪谯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沪谯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