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译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255.0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游志青;林郁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41 | 分类号: | H03M13/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葛强;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译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维特比(Viterbi)译码装置,且更具体地,有关于具有改进的译码能力的维特比译码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是光盘系统的示意图。在图1中,主轴马达带动光盘1旋转,光学读取(optical pickup)单元2自光盘1撷取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信号。撷取的RF信号被送至信号处理单元3以用于进一步的处理。被处理的信号被提供至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以下简称为ADC)4以被数字化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被送至锁相环(phase loop lock,以下简称为PLL)处理单元5与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以下简称为FIR)均衡器6。FIR均衡器6对所接收到的信号执行均衡操作,并将均衡信号输出至维特比译码器7以用于数据译码。维特比译码器7译码所接收到的均衡信号并输出维特比译码信号(二进制数据)。译码器8译码二进制数据以输出译码数据。
通常,现代光盘系统具有较小的信道位长(bit length)与道间距(track pitch),从而使得数据撷取更为困难。鉴于上述问题,部分响应最大似然(Partial ResponseMaximum Likelihood,以下简称为PRML)机制被应用于光盘系统。然而,应用PRML机制的光盘系统仍未满足性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特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译码装置,用于改进自光盘获取的均衡信号的译码精确度,其中均衡信号具有直流电位。译码装置包含维特比译码器和直流控制器,维特比译码器用于译码均衡信号以及输出维特比译码信号;直流控制器用于调节均衡信号的直流电位,以使具有被调节的直流电位的均衡信号被译码。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译码装置,用于改进自光盘获取的均衡信号的译码精确度。译码装置包含维特比译码器和直流控制器,维特比译码器用于依据至少一个目标电位译码均衡信号以及输出维特比译码信号;直流控制器用于调节至少一个目标电位中一个或多个目标电位,以使均衡信号依据被调节的目标电位被译码。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译码装置,用于改进自光盘获取的输入信号的译码精确度,其中输入信号具有直流电位。译码装置包含均衡器和直流控制器,均衡器用于均衡输入信号以及输出均衡信号;直流控制器用于调节输入信号的直流电位,以使具有被调节的直流电位的输入信号被均衡。
本发明实施例更提供一种译码装置,用于改进自光盘获取的输入信号的译码精确度。译码装置包含均衡器和直流控制器,均衡器用于依据至少一个目标电位均衡输入信号以及输出均衡信号;直流控制器用于调节至少一个目标电位中一个或多个目标电位,以使输入信号依据被调节的目标电位而被均衡。
通过调节目标电位,本发明的译码装置可改进信号的译码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盘系统的示意图。
图2A-1、2B-1、3A-1、3B-1、4A-1、4B-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维特比译码装置的示意图。
图2A-2、2B-2、3A-2、3B-2、4A-2、4B-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译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5A-1、5B-1、6A-1、6B-1、7A-1、7B-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译码装置的示意图。
图5A-2、5B-2、6A-2、6B-2、7A-2、7B-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译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用于维特比译码器的目标电位的电位调节器的细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透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机床用减速箱压盖
- 下一篇:空压机皮带调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