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差式变桨矩及双机偏航技术及其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0930.8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罗天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平;罗天珍 |
主分类号: | F03D7/04 | 分类号: | F03D7/04;F03D9/00;F03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齐齐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差式变桨矩 双机 偏航 技术 及其 风力发电机 | ||
1.滑差式变浆矩技术;由叶片、叶片轴、轮毂、轮毂轴、摩擦片、摩擦片压紧装置、(轮毂轴)滑道、叶片曲轴及滑块等组成(结构中也可以含有电机及齿轮等构造,用来驱动轮毂与轮毂轴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即滑差);基本工作原理为:不需变浆矩时,摩擦片压紧装置紧压摩擦片,(结构中也可以是由电机及齿轮或离合器等构造来锁定),当需要变浆矩时,摩擦片压紧装置失压于摩擦片,(结构中也可以是由电机及齿轮或离合器等构造来解除锁定),由于惯性的原因,轮毂与轮毂轴之间将出现滑差(实际上当摩擦片压紧装置减弱对摩擦片的压力或动力电机解除锁死状态或动力电机主动驱动或被动进入阻尼状态或使用的电磁离合器处于“离”状态时都可进入滑差状态);与叶片刚性固定在一起的叶片曲轴端部的滑块会在转动的(轮毂轴)滑道中滑动;曲线走向的滑道将使曲轴带动叶片相对于轮毂转动(绕叶片自转轴);采取重新压紧摩擦片(或对动力电机在进入锁死状态或动力电机等),可控制滑差的大小,可得到叶片的所需(自转)角度;其特征就在于;输出动力的轮毂轴与轮毂之间可相对转动(即滑差);而且该相对转动(滑差)是通过装置在轮毂轴及轮毂以及叶片上的滑块(或滑槽)(或齿轮系统)来转变成叶片相对于轮毂的转动(自转:即变浆矩);轮毂与轮毂轴之间的(转动)力矩的传递可以使用摩擦片传递,也可以使用动力电机(在有滑差过程中也可兼作电磁阻尼器,回收部分电能;传动动力时电机处于锁死状态)结合齿轮的方式传递,或用电磁离合器(及液体离合器)传递方式。
2.双机(或双转子)发电机偏航技术;由叶片轮毂组件、轮毂轴、偏航转轴、2向节、轮毂轴齿轮、偏航转轴齿轮、行星轮、整流罩、发电机(或双转子发电机)、偏航转轴轴孔、联轴套管、轮毂轴轴孔、基座等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为:当地面上的水平流动的风驱动叶片使轮毂轴转动,2向节的功能是即能使贯穿自身的轮毂轴自由转动又能支撑偏航转轴(适当改变结构,整流罩也能起到2向节的功能)转动,轮毂轴齿轮将分别驱动偏航转轴齿轮转动(偏航转轴齿轮21及16是由(多层)联轴套管刚性连接,各层偏航转轴及套管都可自由转动,偏航转轴齿轮8可绕该套管自由转动),最终传到行星轮上带动发电机发电;偏航功能即可由方向舵实现,又可以由双电机的控载比例来实现(改变2电机的负载(电流输出)比例可产生不同方及大小的剩余力矩,使偏航转轴转动);另外;也可以使用双转子电机,双转子电机的2个转轴共轴,相向转动,共同与1个固定的筒相互回转,线圈绕组可放置在该固定筒上,其特征就在于:结构中使用了2向节(或3向节)作为轮毂轴及偏航转轴的承载部件;即可使用方向舵完成偏航,也可以用双发电机(或双转子发电机)偏航(主/副绕组适配)方式或附加偏航驱动电机也或是再在发电机上并联小的发电机(的附加阻或阻尼失衡方式)来实现偏航功能。
3.一种使用滑/双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由叶片轮毂组件、轮毂轴、整流罩(内含动力及偏航机构)、双发电机(或双转子发电机)、联轴套管、基座及塔架等组成;其特征就在于;使用了滑差式变浆矩技术或双机(转子)偏航技术或2者兼用之或是2者(本文献中的滑/双技术)都未采用的;轮毂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放置于塔架的两侧2轮毂轴相对放置;叶轮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4.如权力要求2所述技术;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电机绕组(主/副绕组适配方式)是指:发电机绕组可分为主绕组及多副绕组;主绕组承担发电机的主要功率,副绕组承担小量功率且可多组;偏航时通过接通或断开2电机(或双转子发电机的2独立发电转子绕组)的(部分)副绕组来改变2电机(或双转子发电机的2独立发电转子绕组)功率分配,也就改变了2电机轴(或双转子发电机的2独立发电转子轴)的力矩大小;使行星齿轮绕偏航转轴转动。
5.如权利要求2及所述技术,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阻尼失衡式是指:改变2电机(或双转子发电机)的(分流或加载)阻尼情况,就改变了2电机的阻尼力矩,而是偏航转轴就产生额外的力矩输出,进行偏航转动(方向及大小可人为控制);也可以采取附加电磁阻尼的方式,就是在2电机或双转子发电机的2轴上并联(用皮带或齿轮)阻尼器,控制并改变阻尼来实现阻尼失衡。
6.如权利要求2及所述技术,其特征就在于所述2向节是指:承载2个以上的多轴(或轴孔)(叶片轴及偏航转轴)部件,且叶片轴可自由转动;3向节的特征除多出1个叶片轴外与2向节完全相同,2个叶片轴仍垂直于偏航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平;罗天珍,未经吴小平;罗天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09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注射器
- 下一篇:用于治疗或预防骨关节疾病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