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塑承压双循环真空管太阳能浴室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9940.X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侯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国山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F24J2/05;F24J2/3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500 河南省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塑承压 双循环 真空管 太阳能 浴室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利用中一种全年用太阳能浴室,尤其是一种全塑承压双循环真空管太阳能浴室。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部分家庭洗浴热水供应源,但它仅能提供一定量的洗浴热水,不能同时提供一个温暖的洗浴空间,在春、秋、冬三季,尽管洗澡水热得烫人,可在脱衣、擦肥皂、晾干和穿衣时依然觉得非常寒冷,不但老人、小儿及体质较差的人无法洗澡,就连体质好的人也难以承受。如果用喷雾淋浴头给浴室增温,停止喷雾后室温会立即下降,而浴室内充满雾滴是无法晾干和穿衣的。如果用大功率电加热器加热,不但洗澡成本成倍增长,而且还增加了触电的危险性。普通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抗冻能力差,我国北方冬天大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冻裂的事件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安全、低成本全年洗浴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塑承压双循环真空管太阳能浴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保温墙板、透光板、保温水箱、全塑保温集管、门、窗、地板共同围成一个空间为太阳能温室;保温水箱的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通过循环管与全塑集管内胆相连通;保温水箱的内胆中安装有管球式换热器。
多根换热管两端通过换热管接口分别与换热器座、换热球的内腔相连通;换热球内腔通过换热球排气管接口、第一排气管、换热器座第一排气管接口与换热器座的内腔相连通;换热器座第二排气管接口通过第二排气管与大气相通;换热器座循环管接口与换热器座内腔相连通;冷水管通过第一冷水管接口、第二冷水管接口与内胆内腔下部相连通。
内胆、增强层、内胆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换热球、换热球内腔、换热球上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换热器座、换热器座内腔、换热器座上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
内胆另一端安装有电加热器。
换热器座与内胆下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
全塑集管内胆由多个真空管插孔体组成,真空管插孔体为相切,或相离的空心柱体或空心球体;当真空管插孔体相离时,真空管插孔体上有与相邻真空管插孔体相互连通的管;多个真空管插孔体、真空管插孔体之间的连通管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射成型。
真空太阳能集热器是三腔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集热器。
真空太阳能集热器是普通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集热器。
真空太阳能集热器是热管式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集热器。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是普通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多条呈并联状态的换热管构成热交换器循环通道,循环通道的总截面值很大,循环介质的流动阻力很低,这就为自然循环加热工作状态铺平了道路。
本发明有足够大的热交換面积,因而热阻小且热交換温度低,热交換面上不易结垢,可永远保持较高的热交換效率。
本发明的进/供水系统处于承压工作状态,不但可以省去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而且还有操作简单,喷淋压力高的优点,打开热水阀门,强大的热水水流即喷射而出,其方便性、舒适性、实用性、安全性均是普通太阳热水器无法比拟的。
本发明系承压双循环工作制式,加热循环液系抗冻剂,可在高寒地区使用而不会冻坏集热装置。
本发明的承压双循环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配上支架后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太阳能热水装置使用。
本发明的加热循环系统处于非承压工作状态,可采用各种非承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这既可保持普通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效率高的优点,又能节约大量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大幅度的降低系统的制造成本,使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为板块结构,构件重量轻,强度高,抗冻、高效、承压、双循环,低成本、保温性能好、组拆运输方便快捷。适合温带、寒带及高寒地区的别墅、工厂、机关、学校、边防军及野外工作者使用。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全塑承压双循环真空管太阳能浴室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全塑保温集管纵向剖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国山,未经侯国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9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