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遥控芯片发射码选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9639.9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胡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芯片 发射 码选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控器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遥控芯片发射码选码的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线通讯属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一种,不需要实体连接,简单易用且成本低廉,因此受到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PDA、手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或是电视机、冷气机等家电用品的遥控器。但红外线并不适合在障碍较多的地方进行传输,且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不高,故在实际应用上受到了许多限制。
为了整合多种设备之间通讯传输问题,在1993年成立了红外线数据协会(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以建立统一红外线通讯标准。1994年时发表了IrDA1.0规范。目前市面上的红外线产品所使用的规格除了IrDA规范之外,还有部分厂商自行开发出红外线规格,如NEC公司的PD6122及Philips的RC-5、RC-6。其中NEC的PD6122颇受厂商欢迎,进而开发出许多的相同红外线通讯标准的集成电路。
NEC公司红外线的编码方式是以载波的状态及长度来显示信号正负逻辑状态,逻辑0的编码是一段载波跟一段较短的闲置时间组成,1的编码是一段载波跟一段较长的闲置时间组成,其时间长度有严格的规定。载波则是由固定频率的脉冲组成。
一个完整的NEC PD6122遥控码的组成包括引导码(Leader code)、用户编码(custom code)、反向用户编码(custom code’)、按键数据码(datacode)、反向按键数据码(data code’)以及停止码(Stop code)。
图1为现有NEC公司PD6122遥控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引导码及停止码为固定格式,按键码为序号,用户码通过集成电路的外部电路设置。
图2为现有NEC公司PD6122集成电路设置遥控码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过NEC PD6122集成电路的通用脚位(GPIO)KI/O0~7外接二极管及电阻,当POR发生时读取通用脚位的状态来判读用户码值,之后进入遥控器正常状态,来进行遥控码数据的发射。
当在CCS脚位与一KI/O脚位设置一二极管时,对应的用户编码(custom code)的高8位(higher 8bits)被设置为“1”,若没有设置二极管时,对应的用户编码被设置为“0”。当在一KI/O脚位设置一上拉电阻(pull-upresistor)时,对应的反向用户编码(custom code’)的低8位(lower 8 bits)被设置为“1”,若没有设置二极管时,对应的反向用户编码被设置为“0”。当反向用户编码的一位被设置为“1”时,对应的用户编码位没被反相,并写入反向用户编码的该位,当反向用户编码的一位被设置为“0”时,对应的用户编码位被反相,并覆写入反向用户编码的该位。
图3为现有NEC公司PD6122集成电路设置遥控码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KI/O0、KI/O4、及KI/O6脚位设置二极管,因此,如图4所示,用户编码的高8位设置为“10001010”。由于KI/O0及KI/O4脚位设置上拉电阻,因此,如图5所示,反向用户编码的低8位设置为“10001000”。由于反向用户编码的位0及位4为“1”,因此用户编码的位0、及位4没被反相,并写入反向用户编码的位0及位4中。由于反向用户编码的位1、位2、位3、位5、位6及位7为“0”,因此用户编码的位1、位2、位3、位5、位6及位7被反相,并写入反向用户编码的位1、位2、位3、位5、位6及位7中。最后用户编码(custom code)及反向用户编码(customcode’)则如图6所示。
然而,如图2及图3所示,此种架构需使用到16个引脚,同时需使用许多的外部上拉电阻及二极管,因而增加许多成本。故现有遥控芯片发射码选码的系统仍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遥控芯片发射码选码的系统,从而可减少集成电路封装的脚位及外部二极管及外部电阻的使用数量,进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6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