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内的双液体毛细微流控制阀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9546.6 | 申请日: | 2010-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邓永波;吴一辉;张平;刘震宇;刘永顺;黎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3F7/00;F16K13/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液体 细微 控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微流控芯片内的双液体毛细微流控制阀,是表面上设有凹槽的PDMS基片(1)贴置在玻璃片(2)上构成的Y型毛细通道,其特征是:所述PDMS基片(1)表面上的凹槽包括第一支流凹槽(1-1)、第二支流凹槽(1-2)、输出凹槽(1-3)和气道凹槽(1-4);所述第一支流凹槽(1-1)、第二支流凹槽(1-2)和输出凹槽(1-3)的横截面宽度相等;所述气道凹槽(1-4)的横截面宽度小于第一支流凹槽(1-1)、第二支流凹槽(1-2)和输出凹槽(1-3)的横截面宽度;所述第二支流凹槽(1-2)和输出凹槽(1-3)的深度相等,第一支流凹槽(1-1)的深度小于第二支流凹槽(1-2)的深度;第二支流凹槽(1-2)和输出凹槽(1-3)的深度小于气道凹槽(1-4)的深度;所述第一支流凹槽(1-1)和第二支流凹槽(1-2)的末端汇通于输出凹槽(1-3)的输入端,气道凹槽(1-4)的末端汇通于第二支流凹槽(1-2)的末端前,所述气道凹槽(1-4)的进口端(1-4-1)距输出凹槽(1-3)输入端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流凹槽(1-1)进口端(1-1-1)与第二支流凹槽(1-2)进口端(1-2-1)距输出凹槽(1-3)输入端的长度。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内的双液体毛细微流控制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在氧化后的Si单晶片的表面上旋涂光刻胶,光刻出所述第一支流凹槽(1-1)、第二支流凹槽(1-2)、输出凹槽(1-3)和气道凹槽(1-4)的光刻胶图形,将所述光刻胶图形坚膜后湿法腐蚀SiO2,然后将第一支流凹槽(1-1)、第二支流凹槽(1-2)、输出凹槽(1-3)和气道凹槽(1-4)其余部分的光刻胶去除,获得第一支流凹槽(1-1)、第二支流凹槽(1-2)、输出凹槽(1-3)和气道凹槽(1-4)通道的SiO2掩模图形;
步骤二、在步骤一获得的SiO2掩模图形上蒸镀1μm厚的铝膜,然后在所述铝膜上旋涂光刻胶,光刻出所述的第二支流凹槽(1-2)、输出凹槽(1-3)和气道凹槽(1-4)的光刻胶图形,坚膜后湿法腐蚀铝,获得铝掩模图形,然后将所述第二支流凹槽(1-2)、输出凹槽(1-3)和气道凹槽(1-4)的其余部分的光刻胶去除,获得第二支流凹槽(1-2)、输出凹槽(1-3)和气道凹槽(1-4)的铝掩模图形;
步骤三、在步骤二获得的铝掩模图形的Si晶片上旋涂光刻胶,光刻出气道凹槽(1-4)的光刻胶图形,坚膜后去胶,获得胶掩模图形;
步骤四、将步骤二获得的铝掩模图形和步骤三获得的胶掩模图形的Si晶片进行ICP干法刻蚀,获得Si基阴模模具;所述ICP干法刻蚀的过程为:
步骤A、首先刻蚀10μm,然后除去胶掩模,获得含有铝和SiO2掩模图形的Si晶片;
步骤B、在步骤A的基础上继续刻蚀170μm,然后除去铝掩模,继续刻蚀30μm,获得Si基阴模模具;
步骤五、采用微模铸工艺,将液态PDMS浇注于Si基阴模模具上,然后进行真空脱气、加热、冷却后脱模;获得PDMS阳模模具;
步骤六、在步骤五所述的PDMS阳模模具上浇注液态PDMS,然后进行真空脱气、加热、冷却后脱模;获得PDMS基片(1);
步骤七、对步骤六获得的PDMS基片(1)上的第一支流凹槽(1-1)、第二支流凹槽(1-2)和气道凹槽(1-4)的末端处分别打孔,分别为第一支流(1-1)的进口端(1-1-1)、第二支流凹槽(1-2)的进口端(1-2-1)和气道凹槽(1-4)的进口端(1-4-1);
步骤八、将步骤七获得的打孔后的PDMS基片(1)与玻璃片(2)贴合,获得微流控芯片内双液体毛细微流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内的双液体毛细微流控制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单晶片的厚度为380μm、600μm或者8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内的双液体毛细微流控制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和步骤六所述的进行真空脱气、加热、冷却和脱模;获得PDMS阳模模具;所述的加热温度为120℃,加热固化时间为1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内的双液体毛细微流控制阀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获得的PDMS阳模模具的结构与步骤四获得的Si基阴模模具的结构互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5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量子点免疫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