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丙烯酰X基-3-取代苯基丙酸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29355.X 申请日: 2010-07-16
公开(公告)号: CN101962323A 公开(公告)日: 2011-02-02
发明(设计)人: 梅长林;苏震;蒋华良;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9/732 分类号: C07C69/732;C07C235/34;C07C69/734;C07C69/618;C07C205/56;C07C67/317;C07C231/12;C07C67/297;C07C201/12;A61K31/216;A61K31/195;A61P13/12
代理公司: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代理人: 丁振英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丙烯 取代 苯基 丙酸 化合物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丙烯酰X基-3-取代苯基丙酸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较为常见的遗传性肾病。ADPKD病理特征主要为双肾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肿,并不断长大,导致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破坏,最终引起肾脏功能衰竭。60岁时,50%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需要长期透析或肾移植。除累及肾脏外,ADPKD还可引起肝囊肿、颅内动脉瘤、心瓣膜异常等器官损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动物血清中,具有类似酶活性的一组蛋白质,按其发现先后分别命名为C1(q、r、s)、C2…..C9。补体并非单一分子,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为补体系统。血清的补体是无活性的,需要激活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主要有三种激活途径,即经典途径(最先被人们认识)、MBL途径、旁路途径(图1,参见Turnberg D,Cook HT.Complement and glomerulonephritis:new insights.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2005;14(3):223-8)。由图1可以看出,C3成分是补体反应的核心,为三条激活途径的必经之处。C3必须在C3转化酶的作用下,才能裂解出参与后续补体激活途径的活性成分C3b。

(R)-O-(3,4-二羟基肉桂酰)-3-(3,4-二羟基苯基)乳酸,俗名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是肉桂酸和3,4二羟苯基乳酸形成的酯类,主要存在于唇形科、紫草科、葫芦科、椴树科、伞形科的多种植物中。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等。值得关注的是迷迭香酸通过抑制补体途径中的C3转化酶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Pangburn MK,et al.Inhibition of complement by covalent attachment of rosmarinic acid to activated C3b,Biochem.Pharmacol.1999,57,1439-1446.)。

迄今,国内外未见有关迷迭香酸用于治疗多囊肾病的报道。国内外也尚未见有关补体参与多囊肾病的发病机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2-丙烯酰X基-3-取代苯基丙酸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多囊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最近,本发明人通过尿糖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多囊肾病患者尿液中6种补体成分发生明显改变。这些补体成分分别是补体B因子、补体C1RL、SERPING1(补体C1的抑制剂)、补体C9、CD59(补体C9的抑制剂)和CD55(C3转换酶抑制剂)。这反映在ADPKD患者肾组织中这些补体蛋白存在明显差异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在多囊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发明基于迷迭香酸通过抑制补体途径中的C3转化酶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报道,首先研究了迷迭香酸用于治疗多囊肾病的临床效果。

继而,本发明基于迷迭香酸的化学结构,针对C3转化酶设计新颖、特异性抑制剂,阻断C3转化酶的催化活性,阻断补体系统参与的免疫调节效应;基于C3转化酶抑制剂设计药物,开发ADPKD治疗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的2-丙烯酰X基-3-取代苯基丙酸类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2-丙烯酰X基-3-取代苯基丙酸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式I中:R1为氢,C1-C6直链或支链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C3-C7饱和或不饱和环烷基,或芳香基Ar;

R2为氢,C1-C6直链或支链烃基、羟基,C1-C4烷氧基,C1-C4不饱和烃氧基、羧基、酯基,C1-C6羧基烷氧基,C1-C6酯基烷氧基,C1-C6羧基烷基,C1-C6酯基烷基、氰基、硝基、氨基、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巯基,或C1-C4酰基;

C-2构型选自R或S;

X为O或NH;

Ar为5-7元芳(香)环基,取代的5-7元芳(香)环基,5-7元芳(香)杂环基,取代的5-7元芳(香)杂环基,并合5-7元芳(香)杂环基的5-7元芳(香)环基,或取代的并合5-7元芳(香)杂环基的5-7元芳(香)环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