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细给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9046.2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1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夫;宋毅夫;刘战东;南纪琴;陈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宋毅夫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毋致善 |
地址: | 453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部给水器,特别是一种毛细给水器。
背景技术:
受水资源的限制,喷灌、微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节水灌溉虽具有很好的节水效果,但均属于间歇式有压灌溉技术,即要消耗能量,而且需要根据植物生长土壤的含水量人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灌溉和灌溉的水量,不能完全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消耗能量且给水自动化的毛细给水器。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毛细给水器,其特征在于:微孔薄膜管内设有吸水性能的纤维束,该微孔薄膜管的一端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接的连接管,该微孔薄膜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径不大于0.4mm的径向孔。一种毛细给水器,其特征在于:塑料微孔管内设有吸水性能的纤维束,该塑料微孔管的上端封闭而下端设有与供水系统连接的连接管,该塑料微孔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径不大于0.4mm的径向孔。一种毛细给水器,其特征在于:塑料微孔管的一端与微孔薄膜管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接的连接管,上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内设有吸水性能的纤维束,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径不大于0.4mm的径向孔。所述的吸水性能纤维束为棉纤维或异形截面的化学纤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不消耗能量且自动给水的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毛细给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毛细给水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三种毛细给水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节水灌溉耗能高和不能根据植物需水量自动给水的缺陷,本发明利用毛细输水原理,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向植物给水:
1、塑料微孔管2的下端设有连接管1,其上端设有微孔薄膜管4,在上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中装有吸水性能好的纤维束3,此纤维束的纤维方向与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的轴线方向相同,上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径不大于0.04mm的径向孔。此方案的毛细给水器适用于水位不固定和微压水源向植物根系给水。其给水原理是,将连接管1与水源的出水口连接,将微孔薄膜管置于植物根系的周围,水源中的水经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中的纤维束的毛细作用送到植物根系的土壤中,当土壤中的水势低时,水源中的水不断地向土壤供水,当土壤中水势与水源平衡时自动停止供水。这种给水器不消耗能量,且能自动向植物供水,不需要人工操作。(参见图1、2)
2、采用塑料微孔管2,其内设有吸水性能好的纤维束3,此塑料微孔管的一端设与水源连接的连接管1(参见图3)。此塑料微孔管的结构与前述方案1中塑料微孔管相同。此方案适合于水位固定和微压的条件。
3、方案3,内置有吸水性能好的纤维束3的微孔薄膜管4的一端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接的连接管1(参见图4)。这种技术方案适合于无压水源条件。
以上所说的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内的纤维束可选用异型截面的化学纤维或棉纤维,吸水放水性能好,其寿命长。上述的微孔薄膜管是用微孔薄膜卷制成管形。
上述三种不同的毛细给水器,改变了现有的有压灌溉技术,是灌溉的新技术,具有节水节能特点,改变了现有由人进行控制给水量为按植物需水量要求自动给水,实现了植物给水技术的自动化。
以上三种给水器的微孔塑料管、微孔薄膜管可以向上或水平设置,不能倒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宋毅夫,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宋毅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音量调节方法
- 下一篇:甘蔗锈病抗病性鉴定的人工接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