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金属汞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29009.1 申请日: 2010-07-16
公开(公告)号: CN101885775A 公开(公告)日: 2010-11-17
发明(设计)人: 周培;奚涛;邢海波;曹成喜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6/44 分类号: C07K16/44;G01N33/53;G01N33/543
代理公司: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重金属 克隆 抗体 制备 及其 免疫 吸附 测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重金属汞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造成的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重金属主要通过水循环,经由饮用水及农产品等途径,进入人体,威胁人们健康。污染水体的重金属主要包括Hg、Cd、Cr、Cu、Co、Ni等,其中Hg的毒性最大,因此快速检测重金属汞污染现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重金属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ICP-MS)、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等。这些检测方法虽然可以精确地测定重金属的含量,但需要对样品做繁琐的预处理步骤,检测过程需在配备大型分析仪器的室内进行,且需要专业的仪器操作员,检测费用也代价高昂,难以快速、简便、费用低廉地检测环境中的重金属汞。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Reardan等人于1985年首次利用螯合剂螯合金属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来,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方法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些年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多种重金属包括Cd2+、Hg2+、Pb2+、U6+、Cu2+、Zn2+等螯合剂复合物的抗体均有研究报道,其主要集中于单克隆抗体。

进一步检索发现,Huan He等在Analytical Letters(42:409-424,2009)上公开了用EDTA衍生物螯合镉制备多克隆抗体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的研究。多克隆抗体就特异性而言不如单克隆抗体,但其检测方法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检测要求。青霉素G盐作为双功能螯合剂连接重金属汞及大分子蛋白,藉此作为免疫原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IC-ELISA,未见报道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重金属汞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针对水样中汞离子的检测限为14.5μg/L,对汞离子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以运用于重金属污染地区及污染样本的快速检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汞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双工能螯合剂青霉素G钠盐的一端结合重金属汞,另一端与大分子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形成汞-螯合剂-蛋白的免疫原MMPA-BSA和包被原MMPA-OVA,最后经对免疫原MMPA-BSA进行乳化、免疫后制备多克隆抗体,其反应式如下:

所述的将双工能螯合剂青霉素G钠盐的一端结合重金属汞是指:取青霉素G钠盐或钾盐的水溶液中加入咪唑,搅拌溶解后逐滴加入HCl并调节pH到6.8,然后加入HgCl2经水浴反应并冷却后产生黄色粉末状沉淀,最后再加入HCl并震荡离心处理后弃去上清,得到青霉烯酸硫醇汞盐。

所述的与大分子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是指:采用碳二亚胺法和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加入青霉烯酸硫醇汞盐,经室温反应并透析后得到免疫原Hg-青霉素-BSA和包被原Hg-青霉素-OVA。

所述的偶联中采用紫外吸收法对完全抗原进行扫描,并且对完全抗原中的蛋白含量和重金属汞的含量进行测定,分别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确定抗原是否合成成功

本发明涉及上述重金属汞多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包括用棋盘法优化多克隆抗体及包被抗原工作浓度,建立IC-ELISA,绘制出标准曲线,具体为:将重金属汞多克隆抗体加入到孔底固定有表面半抗原的酶标板孔中,使待测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半抗原竞争抗体表面的结合位点。

第二步、优化二抗、包被缓冲液、包被介质工作浓度,具体为: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二抗与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抗原上的抗体反应,也固定在固相载体上,使得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而产物的量与待测重金属标准溶液的量相关,呈现的颜色通过紫外光一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第三步、检验该IC-ELISA方法中其他金属Cu2+、Cd2+、Pb2+、Zn2+、Mg2+、Ca2+、Fe2+、Ni2+的干扰,建立对水样的添加回收实验,实现对酶联免疫吸附的测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9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