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及应用其的手持式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8965.8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1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3/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程序 切换 方法 应用 手持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应用程序的方法及应用其的手持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及应用其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式电子装置现今已是人类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电子产品,而在手持式电子装置上执行各种应用程序也已是一种常见的使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方式。但现今应用程序泛滥,例如是苹果i-phone的在线商店,或是android手机的在线商店,皆可免费或以很少的金额获得新的应用程序。所以使用者常常安装相当多的应用程序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上,故使用者也经常执行将现正执行的应用程序切换至下一应用程序的操作动作。
但现今在手持式电子装置上切换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步骤相当繁琐;使用者通常得先关闭现正执行的应用程序,再经由不同阶层的选单,藉此选择执行所欲执行的应用程序。或虽然所欲执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一快捷键,甚且是此应用程序在屏幕上具有一快捷图示,则使用者虽可通过按击该快捷键或该快捷图标来执行该应用程序,但手持式电子装置所能具有的快捷键有一定数量的限制,且屏幕上若具有太多的快捷图示,则使用者也不易选取到所欲使用的应用程序,即易因过多的快捷图示而放弃寻找。
再者,通常来说,由于切换所执行的应用程序通常都是藉由切换不同阶层的选单来操作,所以切换的步骤相当繁琐且枯躁乏味。
因此,如何可在手持式电子装置上快速的切换所执行的应用程序,且可同时具有切换效果的画面显示,以提高使用者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满足使用者在切换应用程序时所具有的期待,实为目前研究发展的一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能快速切换手持式电子装置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使用者可快速的切换执行的应用程序,且手持式电子装置可显示切换应程序的切换效果画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其中处理单元正执行第一应用程序,显示单元正显示该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画面。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加载一程序清单。判断接收单元是否接收到切换程序信号。若接收单元接收到切换程序信号,判断程序清单是否包括第一应用程序。若程序清单包括第一应用程序,则显示单元由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画面,在程序清单中,第二应用程序为第一应用程序的下一个应用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下列单元。一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切换程序信号。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程序清单。一处理单元,用以执行第一应用程序。一显示单元,若接收单元接收到切换程序信号,且程序清单包括处理单元正执行的第一应用程序,则显示单元由第一画面切换为第二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画面,在程序清单中,第二应用程序为第一应用程序的下一个应用程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装置图;
图2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应用程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显示画面切换的流程图;
图4为程序清单及切换效果设定的设定画面;
图5为执行相簿程序的显示画面;
图6为执行MP3截歌工具程序的显示画面;
图7为执行图片与视讯程序的显示画面。
其中,附图标记;
100:手持式电子装置
101:处理单元
102:显示单元
103:接收单元
104:储存单元
105:计时器
S201~S208、S301~S303、S310:流程步骤
440:切换效果选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出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不必要的组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8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