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中保护物体位置隐私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8652.2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4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殷丽华;方滨兴;贾焰;刘文懋;何力;谭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哈工大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合天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保护 物体 位置 隐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中保护物体位置隐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连接起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虚拟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变得快捷高效,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交互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因此,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按约定的协议把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和管理的物联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物联网的应用会逐渐出现在很多新型的场景中,如医院、家庭、商场等,因此人们对物体位置隐私关注也不断增加。
在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的接入网关距离较远时,该信息传感设备可通过其所在的ad-hoc网络(自组网)实现物体与互联网的连接。ad-hoc网络由不同机构的阅读器自组成为。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体信息发送给其所在ad-hoc网络中的阅读器,通过阅读器间的数据交互最终实现物体与互联网的连接。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ad-hoc网络中的阅读器在数据交互中,攻击者可以通过监听某些阅读器,获得与之通信的阅读器的身份标识和位置的对应关系,当某一个物体的消息通过该阅读器转发时,攻击者则可以确定该物体在该阅读器所在的ad-hoc网络中;并以此信息为基础,逐个节点向前推进,最终会找到与物体直接交互的阅读器,从而确定物体所在的区域。
发明内容
为了确保物联网中物体位置隐私不被泄露,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保护物体位置隐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节点配置临时通信身份;
使用所述临时通信身份在物联网中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保护物体位置隐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临时通信身份配置模块,用于网络节点配置临时通信身份;
通信模块,用于使用所述临时通信身份在物联网中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网络节点配置临时通信身份,使得攻击者获得无法从接入网中转节点的真实地理位置,从而保护与之交互的物体的位置隐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流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物联网中保护物体位置隐私的网络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流程;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方法流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保护物体位置隐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网络节点配置临时通信身份;
S102:使用临时通信身份在物联网中通信。
本实施例通过网络节点配置临时通信身份,使得攻击者无法获得中转节点的真实地理位置,从而保护与之交互的物体的位置隐私。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以如图所示的物联网为例,该物联网总体分为两层,上层为互联网中的应用,包括物联网的基于位置应用和数据服务器,物联网应用主要为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程序、Web服务和门户站点等;数据服务器主要存放与位置有关的数据,并有相应的计算逻辑模块进行底层的数据处理。架构下层为物理环境,主要由阅读器ad-hoc网络构成,阅读器网络是由不同机构部署的阅读器组成,阅读器主要有指示位置功能的地标阅读器和负责转发数据的数据转发阅读器,其中有一些数据转发阅读器与互联网直接相连,这些特殊的数据转发阅读器充当了ad-hoc网关的角色。上述的互联网应用,向上主要与逻辑主体的用户交互,向下主要与物理主体的阅读器网络交互;上述的物理环境,向上主要与应用主体的服务交互,向下主要与物理主体的设备标签交互。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中保护物体位置隐私的方法,该方法中网络节的临时通信身份为临时身份标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网络节点的身份标识;
S202:网络节点接收加密参数,根据加密参数对身份标识进行加密,生成临时身份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哈工大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合天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哈工大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合天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86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叶轮式液力变矩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双涡轮液力变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