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随钻测量仪器的主测壳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8456.5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坚;王广新;杨智光;杨决算;李玉海;谷玉堂;范存;郭福祥;姚萍;王海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仪器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钻井井下测试仪器。
背景技术:
随钻测量仪器用地质、工程参数测量和随钻控制手段来保证实钻井眼穿过储层,可以实现地质导向,是钻井的先进技术,其中主测壳体的设计是随钻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随钻测量仪器的参数测点距离井底较远;现场不能进行各测量子系统的维护保养、维修及电池的更换。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主测壳体存在以下缺点:1、主测壳体长度较长,若安装在马达弯点的下方,势必要增加传动轴的长度,增大传动轴断裂或折断的风险,故必须安装在马达弯点的上方,导致测点距井底远;2、主测壳体未采用周向布置结构设计,而是伽玛、电阻率等测量系统分别利用一定长度的壳体空间,相当于串接在一起,测点不能同时接近井底,导致测点距井底远;3、主测壳体为套筒式结构或壳体端面开孔的结构,只有拆卸下主测壳体才能打开仪器舱,而主测壳体内部有连接件,且需要利用拆装架等设备才能对主测壳体进行拆卸,安装、拆卸困难,故现场不能对测量子系统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各测量子系统可近距离测量,且安装、拆卸方便、可进行现场维护的随钻测量仪器的主测壳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用于随钻测量仪器的主测壳体,包括短节体、扣盖、导电环;短节体沿周向均匀铣有交替的凸壁,凸壁之间形成凹壁,凹壁上铣有阶梯槽,扣盖的结构与阶梯槽的结构相应,扣盖扣在阶梯槽上,并用紧固螺钉及卡环固定,短节体与扣盖的结合部预制有仪器舱,仪器舱内为密闭空间;在短节体公扣端的台肩上钻轴向走线孔,仪器舱之间钻有走线通孔,走线通孔与轴向走线孔相通;在短节体的公扣端台肩面上车导电环槽及密封圈槽,导电环槽内置导电环,在导电环槽内钻走线孔,该孔与轴向走线孔相通,短节体外圆周面上钻有径向孔,该径向孔与走线孔相通。
优选短节体沿周向均匀铣有交替的四处凸壁,四处凸壁之间形成四处凹壁。
优选仪器舱为四方体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各测量子系统采用周向布置结构设计,相当于各测量子系统并联,各参数测点同时接近井底,实现了各测量子系统的近距离测量;
(2)采用扣盖式结构,侧面采用O型圈密封,每个仪器舱偏置于短节轴线,伽玛、电阻率测量实现了方向性测量,现场只要拆卸下扣盖的紧固螺钉及卡环,便可拆卸下扣盖,打开仪器舱,实现对各测量子系统的现场操作;
(3)主测壳体长度0.8m左右,而现有主测壳体长度2m左右,长度大幅度减小,且设计有凸壁,起马达螺扶作用,所以其可安装在马达弯点的下方,并替换马达的螺扶,从而使参数测点更加接近井底;
(4)主测壳体内设有走线孔,壳体设有台阶,台阶端面设有环槽,用来安装导电环,以导电环的方式实现所测参数数据的有线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测壳体的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B视图。
图5是图4中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C-C视图。
图中1-短节体,2-扣盖,3-螺栓,4-仪器舱,5-轴向走线孔,6-走线通孔,7-环槽,8-走线孔,9-密封圈槽,11-凸壁,12-凹壁,13-径向孔,14-导电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结合图2、图3所示,用于随钻测量仪器的主测壳体,包括短节体1、扣盖2、导电环14;其中短节体1沿周向均匀铣有交替的凸壁11,凸壁11的数量与所要安置的随钻测量的仪器的数量相同,优选为4个,凸壁11之间形成凹壁12,凹壁12上铣有阶梯槽,扣盖2的结构与阶梯槽的结构相应,扣盖2扣在阶梯槽上,使用紧固螺钉及卡环3固定,扣盖2与短节体1的结合部预制有仪器舱4,仪器舱4可以是长方体或椭圆体等各种形状,以方便盛装仪器为好;在扣盖2与短节体1相接触的四壁套有密封圈,使得仪器舱4内形成密闭空间;由图4结合图5、图6所示,在短节体公扣端的台肩上钻轴向走线孔5,仪器舱4之间钻有走线通孔6,在短节体的公扣端台肩面上车导电环槽7及密封圈槽9,导电环槽7内置导电环14,并在导电环槽7内钻走线孔8,该孔8与仪器舱之间的走线通孔6相通,并在圆周面上钻有径向孔13,该径向孔13与走线孔8及轴向走线孔5相通。
主测壳体的走线,具体如下:首先用清洗剂清洗各走线孔、导电环槽7和密封圈槽9;将通信线穿入走线孔,并从走线通孔6和走线孔8处伸出,把通信线焊接在导电环14的接线柱上,并用热缩管封好;把导电环14安装在导电环槽7内;用高阻计测量阻抗情况,确保合格。走线完成后,在壳体的仪器舱4内安装各测量仪器,仪器间的通信线从走线通孔6中走,安装好后便可安装扣盖2、紧固螺钉及卡环3,待测传马达安装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8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