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7664.3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渊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扇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于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暖化的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视的问题。洁净能源的取得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世界各国致力于研究运用风力发电的装置及其改良,目前大型的风力发电机通常是采用水平轴的型式,即由扇叶、转子、发电机、机舱和塔架等部位所组成。
风力发电装置中,扇叶结构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扇叶分成上下两壳体个别制造,材料包括碳/玻璃纤维,环氧/不饱和聚酯树脂,巴沙木或发泡蕊材,在抽真空填充及硬化后,将上下两壳体进行接合。图1为公知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剖面示意图,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1的第一壳体10的第一接合部11与第二壳体12的第二接合部13涂胶黏合。但因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长度大都是在25~40公尺间,其旋转直径已常有超过60公尺,扇叶受风面积大虽可更有效将风力转换成动力,但强大风力所造成扇叶的压力与扭力也可能会造成扇叶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12的分离。
为了增加扇叶上下壳体的连结强度,图2为另一公知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示意图,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2的第一壳体20的第一接合部21与第二壳体22的第二接合部23涂胶黏合,为增加其稳定度,在内部空间24中靠近第一接合部21与第二接合部23连接处铺涂一连接部25,该连接部25黏合于第一接合部21与第二接合部23的侧面,以增加第一壳体20部与第二壳体22的黏合强度,另外,内部空间24中具有一肋体26,该肋体26的第一端27连接于第一壳体20的内部,该肋体的第二端28连接于第二壳体22的内部,以增加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22的接合面积。虽然图2所示的扇叶结构强度增加,但因为扇叶2越接近闭口端29,其内部空间24越狭窄,肋体26也使内部可通行空间更狭小,工人于内部空间24进行铺涂连接部25时,往往在接近闭口端的部分不容易作业,连带地使连接部25于接近闭口端的部分铺涂不平整。
图3为目前另一种公知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剖面示意图,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3的第一壳体30的第一接合部31与第二壳体32的第二接合部33,分别各自向内部空间34延伸出接合面积更大的一平面,使第一壳体30与第二壳体32有更大的接合面积而达到更强的接合效果。但当风速过大时,扇叶受强大风力弯折时,平面形状的接合处仍易脱胶分离。
综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方便黏合、黏合强度大,并且扇叶受强大风力弯折时可以更不易使两壳体脱胶分离的结构来解决习用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其具有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方便接合、接合强度大,并且扇叶受强大风力弯折时可以更不易使两壳体脱胶分离的功效。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于风力发电机的扇叶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壳体,其包含有:一凸弧面接合部;一第二壳体,其包含有:一凹弧面接合部,该第二壳体利用该凹弧面接合部连接于该凸弧面接合部。
于第二实施例中,该风力发电机的扇叶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壳体,其包含:一第一接合部;一圆柱体,其连接于该第一接合部;以及一第二壳体,其包含有:一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连接于该圆柱体与该第一接合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一肋体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壳体的内部且以另一端连接于该第二壳体的内部,以增加两壳体的接合面积,达到更强的黏合效果以及更便利的黏合过程。另外,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合处的弧面结构可使扇叶受弯折的力量时不易脱胶分离,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公知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公知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第二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第三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第四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第五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结构第六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渊,未经陈文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压力发电机构
- 下一篇:隧道掘进用在线换刀刀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