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27488.3 | 申请日: | 2010-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忠;石践;侯玉波;李小林;罗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F23L9/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 地址: | 550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性能 缝隙 火焰 锅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位于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前后拱上的乏气喷口布置在靠炉膛中心侧位置,并在乏气喷口的靠前后墙水冷壁侧布置二次风喷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前后拱上的一次风喷口布置在靠炉膛中心侧位置,并在一次风喷口的靠前后墙水冷壁侧布置二次风喷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组乏气喷口、一次风喷口和二次风喷口垂直于炉膛中心和靠前后墙水冷壁的布置方式为:两列乏气喷口并排布置,在乏气喷口两侧布置一次风喷口,在一次风喷口的外侧布置有二次风喷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乏气喷口、一次风喷口和二次风喷口以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的炉膛中心为对称面两面对称布置,且在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每侧的前后拱上设有两组按序排列的乏气喷口、一次风喷口和二次风喷口。
5.一种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它包括前后拱(1)和前后墙水冷壁(2),在前后墙水冷壁(2)的下部开有三次风喷口(3),在前后拱(1)上设有一次风管(4)、乏气风管(5)和二次风风管(6),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拱(1)上开设有多通道的乏气喷口(7)、一次风喷口(8)和二次风喷口(9),乏气喷口(7)与乏气风管(5)连接,一次风喷口(8)和一次风风管(4)连接,二次风喷口(9)与二次风风管(6)连接;所述的乏气喷口(7)布置在靠炉膛中心侧位置,并且在乏气喷口(7)靠前后墙水冷壁(2)的一侧布置有二次风喷口(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前后拱(1)上的一次风喷口(8)布置在靠炉膛中心侧位置,并在一次风喷口(8)的靠前后墙水冷壁侧布置有二次风喷口(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位于炉膛中心两侧的乏气喷口(7)、一次风喷口(8)和二次风喷口(9)对称布置,且位于每侧的乏气喷口(7)、一次风喷口(8)和二次风喷口(9)按垂直于炉膛中心和前后墙水冷壁(2)的布置方式为可以分为两组,每组的布置方式为两列乏气喷口(7)并排布置,在乏气喷口(7)两侧布置有一次风喷口(8),在一次风喷口(8)的外侧布置有二次风喷口(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燃烧性能的缝隙式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在二次风喷口(9)上设有风量调整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未经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4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浓淡直流燃烧器
- 下一篇:双基阵数据融合电站锅炉四管泄漏被动声测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