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7276.5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计江;赵团民;高林林;黄煜;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24 | 分类号: | B21C4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自动 套筒 系统 | ||
1.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其特征是:它至少包括本体(1)、轨道体(2)、套筒存放架(3),轨道体(2)和套筒存放架(3)由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本体(1)包括夹紧机构(6)、升降机构(7)和横移小车(8),本体(1)的横移小车(8)与轨道体(2)通过滚轮滚动连接;夹紧机构(6)和升降机构(7)分别与横移小车(8)连接,夹紧机构(6)用于对套筒存放架(3)的套筒进行夹紧;升降机构(7)用于对夹紧机构(6)夹紧的套筒进行上移,然后由轨道体(2)上的横移小车(8)完成沿轨道体(2)对套筒(12)的运送,不工作时,横移小车(8)停靠在轨道体(2)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夹紧机构(6)包括夹紧马达(9)、涡轮蜗杆减速机(10)和丝杠螺母(11),夹紧马达(9)通过涡轮蜗杆减速机(10)连接丝杠螺母(11),夹紧马达(9)驱动涡轮蜗杆减速机(10)带动丝杠螺母(11)夹紧和打开,对套筒(12)进行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机构(7)包括升降油缸(14)、导柱(15),两根导柱(15)对称穿过夹紧机构(6)的夹紧架两侧,升降油缸(14)与夹紧架中部固定为一体,升降油缸(14)带动夹紧机构(6)的夹紧架使夹紧机构(6)上升移动,夹紧机构(6)夹紧套筒(12)后,由升降油缸(14)驱动夹紧架沿两根导柱(15)升降,带动套筒(12)升至最高位后,由横移小车(8)带动套筒(12)沿轨道体(2)横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横移小车(8)包括行走马达(16)、一对开式齿轮(13)、传动轴及滚轮,行走马达(16)通过驱动轴与一对开式齿轮(13)轴连接,行走马达(16)驱动一对开式齿轮(13)带动滚轮在轨道体(2)上进行往返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体(2)包括轨道和支撑架,轨道固定在支撑架上,沿轨道设有定位机构(5),横移小车(8)在轨道体(2)上移动时,由定位机构(5)确定横移小车(8)的位置,进行定位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体(2)上设有定位机构(5),横移小车(8)在轨道体(2)上移动时,由定位机构(5)中的光电开关来检测进行工位确认,从而实现自动运送套筒(12)至所需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轨道体(2)上固定液压配管(4),液压配管(4)包括管接头、密封圈、液压软管、拖链及拖链支架,液压配管(4)对夹紧马达(9)、行走马达(16)和升降油缸(14)的随动集中供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动上套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筒存放架(3)设计为一带有导向斜度的焊接架体,用来存放待用的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2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鼻自主呼吸模式通气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上围杆假锁的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