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7170.5 | 申请日: | 2010-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幸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1B7/09 | 分类号: | G11B7/09;G11B7/0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的启动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光盘装置,具备聚焦控制,聚焦控制根据由来自光盘1的单面上设置的多个记录再现膜的反射激光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和聚焦总和信号,使光头2定位在各记录再现层;光盘装置根据来自各层的反射率取得聚焦误差信号的振幅,将与其成反比例的系数设定为对各层准备的正规化增益,由此能够将一个层中调整的聚焦闭伺服循环调整结果,应用到未调整的具有记录再现膜的其他层,由此即使移动到未进行调整处理的记录再现层,也可以实现与进行了调整的记录再现层同等的伺服的稳定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730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光盘随着处理的数据量的增大化而大容量化,在较近的未来可能实现记录层叠层3层、4层的光盘的实用化。此外,之后5层以上的光盘也可能实用化,随着多层化的推进,预想光盘装置从光盘的装入到记录再现的启动时间也会延长。此处,与光盘装置的启动相关的处理中,包括测定与各层的反射光量对应的信号例如总和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振幅。这是因为,例如多层光盘中各层的反射光率因球面像差偏差而显得不同,所以需要对各层进行反射信号的增益率的校准,必须基于该反射信号使伺服稳定。
此外,随着多层化的推进,反射信号的振幅值的误差增大,且反射信号的振幅减小。因此,难以检测出所要求的反射信号。另一方面,为了增大反射光量而增大激光功率时,可能会破坏记录层的数据。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根据来自2层光盘的2个聚焦误差信号,预先测定2个聚焦误差信号振幅。”但是,专利文献1中,没有考虑因覆盖层厚度和层间厚度的误差而产生的球面像差的补正,所以没有考虑反射信号振幅的大小的校准。因此,专利文献1中,可能各层的反射信号的振幅较小而不能够检测出,所以该情况需要再次进行启动动作,可能使启动时间延长,或者伺服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点,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光盘装置的启动时间的光盘装置。
上述课题,通过例如在聚焦扫描中,将球面像差修正量设定为与光盘的多个记录层对应地不同而解决。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启动时间的光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3、5、6的光盘装置的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实施例1的动作的波形图。
图4是实施例2、4的光盘装置的框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PE信号的斜率求出PE信号的最大值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实施例2的动作的波形图。
图8是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9是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10是实施例5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实施例5的动作的波形图。
图12是实施例6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实施例6的动作的波形图。
符号说明
1…(多层)光盘,2…光读写头,3…物镜,4…光检测器,5…聚焦促动器,6…激光源,7…激光发光控制回路,8…偏光分束器,9…球面像差补正元件,10…λ/4板,11…准直透镜,12…PE信号生成回路,13…聚焦促动器驱动器,14…聚焦控制回路,15…微机,16…保存PE信号波形的存储器,140…光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光盘装置的例子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此外,此处说明的结构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光盘装置140的框图在图1中表示。
图1的光盘1是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此处如图1所示设各层为L0、L1、……Ln。此处,“记录层”包括已经记录了信息的层和之后要记录信息的层。
光读写头2,是与光盘1对应的光读写头,具备物镜3、光检测器4、聚焦促动器5、激光源6、激光发光控制回路7、偏光分束器8、球面像差补正元件9、λ/4板10、准直透镜11。此处,激光发光控制回路7,进行激光源6的发光的熄灭的控制。从激光源6照射的激光是发散光束,该发散光束被准直透镜11变为平行光束。该平行光束透过偏光分束器8,用球面像差补正元件9进行规定的球面像差补正,通过λ/4板10使偏光状态从直线偏光变化为圆偏光后,用物镜3聚光在光盘1上的所要求的记录层。
从聚光的记录层反射的光通过λ/4板10使偏光状态从圆偏光变为直线偏光,通过偏光分束器8朝向光检测器4,在光检测器4中进行光电变换,成为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1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