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肿瘤细胞化合物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7025.7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旭红;徐玉芳;刘建文;梁欣;徐可;崔大岺;吴爱斌;金惠;张焕英;林冰;姜子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37 | 分类号: | A61K31/4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肿瘤 细胞 化合物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用途,尤其涉及抗肿瘤细胞化合物B1化合物用以耐药的作用。
背景技术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产生的多药耐药已成为当前影响肿瘤化学治疗疗效的主要障碍,有关资料统计,90%以上肿瘤患者死因或多或少都与耐药有关。近年来,细胞凋亡与多药耐药及肿瘤细胞的抗药性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抑制凋亡与耐药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关系。细胞凋亡过程受到许多癌基因调控,如p53基因及Bcl-2家族等。Bcl-2基因为一抑制细胞凋亡的原癌基因,同时也是一种耐药基因。当Bcl-2蛋白过度表达时,可引起细胞不死亡或病死率下降的抗凋亡作用,从而对抗药物的治疗作用,使化疗药物失去效果。即Bcl-2导致耐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途径而完成。促凋亡基因中Bax功能与Bcl-2相反,当Bax增加时自身可形成同源二聚体,致使细胞凋亡加速,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增强。当Bcl-2表达增加,Bax同源二聚体解离,形成Bcl-2/Bax异源二聚体,抑制了Bax-Bax同源二聚体的细胞凋亡作用,从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是以更换治疗方案为对策(如间断用药,替换用药,联合用药等),但因为多数患者是多药耐药,所以更换方案后往往效果亦不佳,最终导致化疗失败。因此寻找低毒有效的抗肿瘤细胞耐药的化合物是提高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方法。
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是一种新型的DNA嵌入剂。该化合物已被报道能通过激发p53基因的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但是,化合物B1在抗肿瘤细胞耐药方面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的一种新用途,即克服Bcl-2高表达引起的多药耐药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化合物B1是由实验室化学合成,结构式如下所示:
上述化合物B1用以抗肿瘤细胞耐药性。
进一步,所述耐药性为Bcl-2高表达的肿瘤细胞所产生的耐药性。
进一步,所述的耐药肿瘤为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
进一步,所述肿瘤为:恶性黑色素瘤,或恶性淋巴瘤,或消化器官的肿瘤,或肺癌,或乳癌,或睾丸癌,或卵巢癌,或子宫癌,或前列腺癌,或上颚癌,或舌癌,或口腔癌,或咽喉癌,或甲状腺癌,或脑部肿瘤,或骨肉瘤,或白血病,或神经系统肿瘤,或膀胱肿瘤,或皮肤癌,或皮肤附属器官癌,或皮肤转移癌。
进一步,所述消化器官的肿瘤为:胃癌,或肠癌,或肝癌,或胆囊癌,或胆道癌,或胰腺癌。
进一步,该化合物B1用以制备具有抗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抗肿瘤药物。
进一步,所述药物的制剂形式包括液体制剂、颗粒剂、片剂、冲剂、胶丸、胶囊、滴丸剂或注射剂。
且该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低毒,适合于人和哺乳类动物经口和非经口给药。
且该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的剂型无特定的限制,可作为经口给药的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固型制剂,也可作为非经口给药的外用剂,软膏,贴敷剂,注射剂。
且该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通常能与不影响药理学作用的辅助料配合制成经口和非经口给药的制剂。
且该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可经水溶剂(如蒸留水),水溶性制剂(如生理盐水)脂溶剂(如胡麻油)等的溶剂用常规法调制。
且该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通常能与药理学上允许的添加成分(稀释剂,着色剂,安定剂,界面活性剂,助溶剂,缓冲剂,矫味剂,香料,保存剂,糖衣剂)相组合,用于经口和非经口剂型。
且该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在剂型上通常能与药理学上允许的稀释成分和成型成分相组合,用于经口和非经口剂型。
且该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经口剂型,是指片剂,丸剂,颗粒剂,散剂和胶囊。非经口剂是指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和皮下注射剂,浴剂,直肠,肛门和阴道给药。
本发明所述的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抗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的有益效果如下:(1)具有临床应用前景,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可杀伤Bcl-2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其药效不受常规耐药机理影响,对HL60/Bcl-2细胞的杀伤能力与HL60细胞基本一致。(2)该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毒性,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肿瘤化疗、尤其是抗临床肿瘤多药耐药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萘酰亚胺类化合物B1对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