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5689.X | 申请日: | 201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吕岳敏;吴永俊;沈奕;林钢;李功军;朱世健;郑清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 |
| 地址: | 515065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人机之间交互的输入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将透明的触摸屏设置在显示器的画面前,构成显示触控系统,通过画面显示与触摸感应相互配合的显示触控方式,具有极强的交互性,目前已成为掌上设备、便携式设备的主流输入方式,例如苹果公司、宏达电(HTC)等厂商所生产的手机、平板电脑基本上都采用显示触控方式进行输入;而在软件方面,无论是Google推出的手机平台Android,还是微软推出的PC操作系统Windows7,也都支持显示触控方式。可见,显示触控方式及其相关技术,具有非常广大的应用前景。
触摸屏中,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可实现多点和准确的触摸感应,而且结构简单、透光率高,是当前显示触控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触摸感应部件一般为多个行电极、列电极相互交错形成的感应矩阵。一种设计方案中,触摸感应部件的行电极、列电极分别设置在一片透明基板的两面,以防止其在交错点相互短路。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触摸感应部件的行电极和列电极设置在一片透明基板的同一面(可以是透明基板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并在行电极与列电极的交错点通过一定的绝缘层隔开,以防止其在交错点相互短路,这种情况下,使行电极和列电极都形成于同一导电膜层上,将可以防止电极反射光的不一致。
在触摸感应部件的行电极和列电极设置在一片透明基板的同一面(即行电极和列电极均设置在透明基板的外表面,或行电极和列电极均设置在透明基板的内表面)上,并且行电极和列电极都形成于同一导电膜层上的情况下,必须在行电极与列电极的交错点通过一定的架桥结构,将行电极与列电极隔开并保证其在各自的方向上导通,其特点为:第一个方向的电极(如行电极或列电极)在导电膜层上连续设置;第二个方向的电极(相应的,为列电极或行电极)在导电膜层上以第一个方向的电极为间隔分成若干电极块;在交错点上,通过导电桥将第二个方向的电极中相邻两电极块连接,形成连续的第二个方向的电极,并且导电桥与第一个方向的电极之间由绝缘层分隔,以防止两个方向的电极在交错点相互短路。具体设计中,交错点处的层状结构有下述两种设计方式:(1)依次为透明基板、第一个方向的电极、绝缘层、导电桥;或(2)依次为透明基板、导电桥、绝缘层、第一个方向的电极。
目前,本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架桥结构中,导电桥大多采用氧化铟锡(ITO)或金属形成,导电膜层大多采用氧化铟锡(ITO)形成;而绝缘层大多为采用光敏树脂经过涂布、曝光、显影形成的块状树脂垫衬,其厚度一般为1~5μm;架桥结构的部位(即交错点处)形成了高于触摸感应部件其他部位的突出。一方面,由于导电桥和第一个方向的电极的材料为无机材料,而光敏树脂形成的块状树脂垫衬为有机材料,因此导电桥与块状树脂垫衬之间、块状树脂垫衬与第一个方向的电极之间的力学匹配性比较差(如存在较大的弹性差别、强度差别),使得触摸屏的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如在整体受力弯曲变形的时候容易在界面出现分离,导致电极断路失效。尤其是触摸感应部件设置在透明基板外表面的情况,虽然一般还在触摸感应部件上面覆盖有保护层或盖板,对触摸感应部件起容性隔离和一定保护作用,但触摸感应部件依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手指、触控笔等触摸体的按压作用,尤其是相对于触摸感应部件其他部位突出的架桥结构更容易受到这种按压作用而出现界面分离,导致电极断路失效,触摸感应部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这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中,触摸感应部件的两个方向的电极(通常分别称为行电极和列电极)设置在一片透明基板的同一面上,并且两个方向的电极都形成于同一导电膜层上,两个方向的电极的交错点上具有结构牢固、不易受损的架桥结构,使电容触摸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和触摸感应部件,触摸感应部件包括两个方向的电极,两个方向的电极相互交错并且设置在透明基板的同一面上,并且两个方向的电极都形成于同一导电膜层上;第一个方向的电极在导电膜层上连续设置;第二个方向的电极在导电膜层上以第一个方向的电极为间隔分成若干电极块;在交错点上,通过导电桥将第二个方向的电极中相邻两电极块连接,形成连续的第二个方向的电极,并且导电桥与第一个方向的电极之间由绝缘层分隔,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桥是形成在透明基板上的金属条;绝缘层是形成在金属条中段的表层上的金属氧化物绝缘层;在交错点上,金属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个方向的电极中相邻的两电极块连接,第一个方向的电极跨过金属氧化物绝缘层并且附着在金属氧化物绝缘层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方向向量的文字识别方法和识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