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5676.2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迎晨;任家智;章伟;吴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2G3/04;D03D15/00;B32B3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纤维 复合材料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
(1)将竹纤维与热熔性纤维混纺成纱线;
(2)将纱线制成布;
(3)将布覆上热熔薄膜,然后铺设在模具中,在温度为高于热熔纤维熔点温度5~100℃,压力为1~90GPa的条件下热压5~60分钟,当竹纤维与热熔纤维和热熔薄膜熔融结合后,停止加热,冷却到30~70℃,停止加压;
(4)将冷却物从模具中脱除,得到竹纤维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竹纤维与热熔性纤维利用纺丝、纺纱、制线或并纱技术混纺成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竹纤维的质量为热熔性纤维质量的1~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热熔性纤维为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涤纶纤维、尼龙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的竹纤维与热熔性纤维中添加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热熔薄膜为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涤纶薄膜、尼龙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热熔性纤维与步骤(3)中的热熔薄膜性能相适应:当步骤(1)中使用聚丙烯纤维时,步骤(3)中使用聚丙烯薄膜;当步骤(1)中使用聚乙烯纤维时,步骤(3)中使用聚乙烯薄膜;当步骤(1)中使用涤纶纤维时,步骤(3)中使用涤纶薄膜;当步骤(1)中使用尼龙纤维时,步骤(3)中使用尼龙薄膜;当步骤(1)中使用聚酰亚胺纤维时,步骤(3)中使用聚酰亚胺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的热熔性纤维中添加马来酸酐、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石墨、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聚苯胺、碳纳米管、聚乙二醇或纳米氧化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的热熔薄膜中添加马来酸酐、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石墨、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聚苯胺、碳纳米管、聚乙二醇或纳米氧化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6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