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蠕墨铸铁电石锅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4601.2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姚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会元 |
主分类号: | C01B31/32 | 分类号: | C01B31/32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徐淑芬 |
地址: | 7534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铁 电石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蠕墨铸铁电石锅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石锅是盛装出炉电石的容器,当熔融的高温液态电石由炉内放出时,由排布在电石炉前的一串数十口电石锅负责装运。电石锅由车载,每装满一口锅,车便向前行走一次,距离刚好是一个锅位的长度。这样装一个走一个,经若干时间后先前装锅的电石逐个凝结成砣。卸出电石砣,空锅再行装运,循环使用。
现有的电石锅是采用普通灰口铸铁铸造而成的,也有用铸钢电石锅的。由于电石锅是在反复受热、冷却的恶劣条件下工作,所以其材质的特性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在热应力的作用下,普通铸铁材质的锅可能发生断裂,铸钢材质的锅则会发生永久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锅体开裂、变形,延长电石锅使用寿命的蠕墨铸铁电石锅。
一种蠕墨铸铁电石锅,包括锅体和锅底,其特征是:所述锅体和锅底采用铸造方法分别制造,锅底放置在锅体的内部,锅体上端设有遮沿;
所述锅体和锅底均采用蠕墨铸铁制造;
上述铸造方法为:
a.按照锅体或锅底形状制作聚苯乙烯模型,
b.在模型表面刷耐火涂料,烘干,
c.将模型和浇注系统同时放入到砂箱中,填入干砂,振实,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砂箱顶部,
c.用真空管道将砂箱内的空气排空;
d.引入乙炔和氧气烧去聚苯乙烯模型,留下耐火涂料空壳形成的型腔,
e.由浇注系统注入蠕墨铸铁水,蠕墨铸铁水占据型腔,凝固后即成锅体或锅底;
上述铸造好的锅体和锅底进行重新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进行退火,以期达到消除应力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具有材质导热性好、弹性模量低、高温强度高的蠕墨来制造电石锅,并在铸造工序完成后,进行热处理,使电石锅在使用中抗急冷急热,减少了电石锅锅体开裂及变形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电石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蠕墨铸铁电石锅的使用情况图;
图2为本发明蠕墨铸铁电石锅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发明蠕墨铸铁电石锅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蠕墨铸铁电石锅,包括锅体3和锅底4,锅体3和锅底4分体设计,这样可方便卸出电石驼,也便于更换易损的锅底。锅体3和锅底4均采用铸造方法制成,且以蠕墨铸铁为材料。在锅体3上端设置有遮沿5,目的是为了遮档两锅之间的孔隙,锅底4呈矩形板。铸造完成后,锅底4铺放在锅体3上组成电石锅1。电石锅1在使用时摆放在一串相互链接的小车2上。
铸造时,将锅体3和锅底4分别装箱后再进行浇注,下面以锅体为例陈述具体的铸造方法:
a.按照锅体形状制造模型9,模型9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制造,聚苯乙烯材料既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消失模;
b.将模型9表面涂刷耐火涂料,烘干后结成硬壳;
c.将模型9和浇注系统12、6同时放入砂箱11中,填入干砂8,振实,将塑料薄膜7覆盖在砂箱11顶部;
d.启动真空泵由真空管道10将砂箱11内的空气排空,使干砂8具有一定硬度;
e.引入乙炔和氧气烧去聚苯乙烯模型9,留下耐火涂料空壳形成的型腔;
f.由浇注系统12、6注入蠕墨铸铁水,蠕墨铸铁水占据型腔,凝固后即是所需的锅体。
上述铸造好的锅体和锅底进行重新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进行退火,以期达到消除应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会元,未经姚会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4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航终端和导航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802.1x的接入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