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氏硬度为430~470的铲刀刃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4423.3 | 申请日: | 201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付勇涛;刘武群;王玉涛;陈玮;严翔;陈叶清;范植金;曹修悌;陈颜堂;朱玉秀;罗国华;朱丛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32 | 分类号: | C22C38/32;C22C33/04;C21D8/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度 430 470 铲刀 刃用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磨钢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布氏硬度(HBW 10mm/3000KN)为430~470的装载机和挖掘机铲刀刃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铲刀刃用钢主要用于装载机和挖掘机铲斗底板的制造,其性能直接决定着铲斗的寿命,是工程机械行业最重要且用量较大钢铁材料之一,必须具备以下使用特点:
(1)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减少铲斗铲地时铲刀刃板的磨损;较高的韧性,防止钢板变形和断裂。
(2)良好的焊接性能:铲刀刃板焊接在铲斗底部,焊接部位是钢板受力区,因此钢板必须具备一定的焊接性能。
(3)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钢板易于切割、弯曲等机械加工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工厂机械加工效率。
目前国内外用于挖掘机和装载机铲刀刃制作的钢种很多,但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耐磨钢如NM360系列或卡特皮勒公司认可的1E0921系列,虽然耐磨性较好,但由于钢中添加合金元素较多,生产成本较高,且钢板机械加工性能较差,工厂加工效率很低;第二种是Q345、45#钢等普通钢,虽然成本低、机械加工性能好,但钢件耐磨性较差,所制得铲斗使用寿命很短;第三种是与本专利相似的一类钢种,主要以C、Si、Mn为主要强化元素,不添加或少量添加Mo、Ni等贵重合金元素保证钢板性能,以降低钢板生产成本,钢板热轧态时进行机械加工,提高工厂加工效率,再对成型铲刀刃板进行热处理。
在这三种类型钢种中,第三种由于成本较低,钢板综合性能优良,焊接性好,热轧态时易于加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相关钢厂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日本、舞钢、武钢、重钢等,获得了较多的专利,但基本都为针对生产厂的装备、技术特点来进行,且研制钢板的强度级别、适用范围都不一致。本发明采用转炉+真空处理+连铸+轧制的工艺流程进行一种铲刀刃钢的生产,钢板布氏硬度为430~470,其生产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价比高,厚度规格在10~60mm、布氏硬度(HBW 10mm/3000KN)为430~470的装载机和挖掘机铲刀刃板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措施:
布氏硬度为430~470的装载机和挖掘机铲刀刃用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24~0.32%,Si≤0.50%,Mn 0.50~1.50%,P≤0.020%,S≤0.015%,Cr 0.20~0.70%,Al0.041~0.070%,Ti 0.010~0.100%,B 0.0005~0.0050%,Cu≤0.003%,As≤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Cu+As≤0.04%。
生产布氏硬度为430~470的装载机和挖掘机铲刀刃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将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24~0.32%,Si≤0.50%,Mn 0.50~1.50%,P≤0.020%,S≤0.015%,Cr 0.20~0.70%,Al 0.041~0.070%,Ti 0.010~0.100%,B 0.0005~0.0050%,Cu≤0.003%,As≤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钢水采用铁水脱硫,转炉顶底复合吹炼,RH真空脱气处理,全流程保护浇注成连铸坯;
2)将连铸坯加热并在1250℃充分奥氏体化;
3)进行初轧,其开轧温度控制在1100~<1150℃、累计道次压下率控制在60~75%;
4)进行精轧,其开轧温度控制在940~980℃、终轧温度控制在810~890℃,最后三道次累计压下率30~45%;
5)待用。
各元素在本发明中的作用及机理:
本发明碳元素含量为0.24~0.32%:对耐磨钢而言,硬度是保证其耐磨性最好的性能指标。选用较高碳含量,并经热处理后获得马氏体组织,是提高钢板耐磨性能简而易行的方法。因此,较高的碳含量是必不可少的。但钢中碳含量太高容易造成钢材韧性下降,并导致钢材焊接性能差。实践证明,碳含量保持在0.30%左右,可使得钢保持一个较高的硬度,且可焊区较大。因此,为了保证钢板具有高的硬度、较好的韧性、优良的冷成型性和焊接性能,将碳含量限定在0.24~0.32%。
本发明硅元素含量为≤0.50%:硅能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以固溶强化的形式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固溶强化作用很强。硅可使C曲线右移,提高钢的淬透性。同时,也是钢中的脱氧元素。但如果钢中硅含量过高,则会引起面缩率下降,特别是冲击韧性下降较为明显,同时对钢的焊接性也不利,因此钢中硅含量不应过高,本发明钢硅含量上限定为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4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
- 下一篇:治疗阳痿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