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信道联合编译码的多接入中继协作通信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23844.4 | 申请日: | 2010-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顾;史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信道 联合 译码 接入 中继 协作 通信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相结合的、DF(译码前传)协作方式下的多接入中继协作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三用户及四用户接入的多用户接入中继协作通信技术。重点研究了该通信系统中: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相结合的编码技术及其联合译码矩阵的构造与优化问题。
背景技术
有线网络中,信息序列的传输通常是靠网桥、路由器等中继节点进行中继转发实现。这些中继节点对各信息序列只进行简单的存储、转发而不做任何其它处理。以致当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时,达到中继节点的各个信息序列不得不进行排队等待而使得网络延迟时间增长。这显然限制了网络数据的高速率传输要求。网络编码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网络编码最初应用于有线网络,属于物理层的编码技术。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将网络编码引入到无线网络通信领域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网络编码的引入能降低网络延迟,提高吞吐率,增强网络健壮性,提高频谱利用率等优点。但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比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广播特性、信道衰落特性等。目前,网络编码引入无线网络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将网络编码与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是我们值得进一步深究的问题。
协作技术是MIMO技术的一种推进,它扩大了MIMO技术的应用范围。协作通信技术是近年来无线通信中的热门技术之一,也是下一代移动通信中具有潜力的技术之一。按照协作操作方式不同,协作技术分为:放大前传(AF)协作方式、译码前传协作方式(DF)、编码前传协作方式(CC)等。目前,协作通信技术研究的主要模型是:用户间协作、中继间协作、用户与中继的协作、基站间协作等协作通信模式。无线通信中引入协作技术,有效地利用了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为信息序列提供了可观的分集增益。同时,它增强了无线网络的健壮性,降低了信号的中断概率,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在多用户接入的中继协作系统中采用DF协作方式,并将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相结合进行中继协作通信。用户端及中继处采用的信道编码都为LDPC码。本发明基于网络-信道联合编译码,既具有网络编码的优点又具有协作分集技术的优势。并且,优化后的系统性能更优、应用更广。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无线通信中引入网络编码的中继协作技术,一般都只研究到两个用户接入的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三个及三个以上用户接入的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相结合的中继协作无线通信技术;中继端对网络编码的码字进行第二次LDPC信道编码;在基站我们用构造出唯一的一个稀疏校验矩阵H将来所有信号进行一次LDPC联合译码。
1、基于网络-信道联合编译码的DF多接入中继协作通信基本模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基于网络-信道联合编译码的三用户接入和四用户接入的中继协作通信基本模型。首先我们假设,图中各个用户到中继和基站的信道、中继到基站的信道为相互独立的瑞利信道。径衰落系数取α=4。
各用户端对待发送的信息序列依次进行:一次LDPC信道编码、交织、BPSK调制、最后发送。信息序列长为K1,编码后的码字长为N1,其码率为R1、校验位长为M1、生成矩阵为G1、对应的奇偶校验矩阵为H1,BPSK调制后以{0,1}等概率发送。需注意的是:信息序列经LDPC编码后变成的码字为系统码。
在中继,我们将来自用户的信号依次进行解交织、LDPC码的译码、网络编码。而后再对网络编码后的码字(码长为N1)进行一次LDPC编码,编码后的码字也为系统码,且其码长为N2、码率为R2、校验位长为M2、生成矩阵为G2、对应的校验矩阵为H2。
2、协作通信系统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8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内胆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无线遥控节能分路保护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