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超静音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3705.1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建峰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66;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2 浙江省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静音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产生气流的风扇及其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超静音且没有风扇扇叶的多功能电子远程控制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通过让空气循环和流动来带走热量的降温装置,是一种传统的、环保的室内电器。风扇按照出风的方式类型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电动机带动绕轴线转动的多个扇叶直接扰动风流动的轴流式风扇,这种风扇是传统的常见的电风扇形式,包括吊扇和台扇等结构的风扇,这种风扇的扇叶多暴露在外边,为了防止扇叶脱落伤人,或者防止外面的物体接触到扇叶,在扇叶周围通常设置一些保护套或者隔离装置,或者将风扇高高的吊起来,远离人群。这种直接通过扇叶来扰动风的风扇通常采用普通的交流电动机来驱动,并且采用大片的刀状扇叶,这样会产生巨大的噪音。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820002255。如果在扇叶外面设置上保护套,更容易产生的噪音,并且妨碍气体流动,降低了风的流动效果。例如,中国专利200420066811,中国专利200620054116。并且,这种风扇无论是否安装保护套或者隔离装置,都需要比较大的扇叶,才能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这样同样需要较大功率的电动机,不仅占用很大的室内空间,也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因为这种电扇体积大,制造成本大,既不经济也不节约。并且这些风扇在室内环境中,容易产生大的噪音。并且送风不均匀。
另一种风扇是一种通过离心式风机产生风的风扇,这种风扇主要采用离心式出风结构,出风是通过离心风机来实现,例如中国专利CN283669Y、CN2833186Y等,这种风扇几乎是离心式风机的变形,但是这种风扇多驱动风的转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不会因为扇叶而伤人,另外这种风扇的叶片设置均匀摆动幅度小,避免了电动机以及其他部件的磨损,运转平稳,噪音相对小,寿面相对大,但是,这种风扇的为离心式,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当尘土等污染物进入风机中时,容易附着在清洗难度加大,不利于保持清洁。在中国专利CN2740815Y中,这种风扇的外壳设计使得出风方向受到约束,使得送风角度的范围受到局限。并且,风扇中因为部件的设置关系,造成其难以实现送风角度的变化。在美国专利US60/641804中,虽然对这种涡轮的设计有了新的变化,节省了空间,但是,这种风扇的出风口长,而受到入风口的限制,造成出风的上下不均匀,也无法简单的清洗。并且这些风扇在室内环境中,容易产生大的噪音,送风不均匀。
再一种风扇,通过外壳来改变轴流式风机出风的风扇,就是采用传统扇片结构的改良型风扇,通常采用类似离心式风扇的类型,例如日本专利JP昭56-167897A,该专利中的风扇基本上是这类风扇中较早的采用了将电机以及风扇的扇叶放置在壳体内,是非离心式的出风装置。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77844.8,200910175867.X,200810177843.3,美国专利US5881685A、US20080247881A1,这些风扇都是采用无刷电机带动扇叶产生风,通过特定的壳体、内部结构和出风口设置来实现出风,这种风扇的出风口可以实现大角度送风,虽然这种风扇将扇叶设置在内部,保证了风扇的安全,但是这种风扇将入风口只设置在了基座的中下部分,入风口小,前后均匀,在风扇工作过程中其中的出风口形成的气流对流在风扇基座的周围形成不同的气压差,造成气流的流动并不一致,形成噪音。这种风扇采用了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出风口,出风口(喷嘴)与底座之间虽然可以设置任何的比例关系,但是,实践中,特定的比例关系容易造成风扇的放置不稳定,而且这些比例关系不能够有效将风送到较为远的距离。这类风扇出风口多采用流体学中所常用的柯恩达表面设置,但是在风扇的出风口采用这种表面必须严格的与整个风扇的风的流动系统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否则出风不均匀,并且噪音大,效率低。而这个风扇的涉及中通过柯恩达表而,实际上应用了柯恩达效应Coanda effect(也称为康达效应)。是通过流体(水流或气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著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流体的流速会减慢,只要物体表面的曲率不是太大,依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流速的减缓会导致流体被吸附在物体表面上流动。因此这种利用柯恩达效应的风扇出口的风紧紧贴在出口的表面,但是风容易被分散,不能集中对准一个物体吹动,送风的距离也不够长,并且噪音大,综合效果并不理想。这几种风扇都是机械控制,不够智能。
本发明是通过集合现有技术中的三种风扇的优点,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可以出风均匀,又可以远距离输送风的风扇,大角度出风,并且风扇体积小,超静音,容易清洗的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建峰,未经魏建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