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及铝合金化铣液稳定与再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3607.8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9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华;尹茂生;魏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化铣液 稳定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从碱溶液中去除铝的方法,特别是铝及铝合金化铣液稳定与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化铣是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的铝合金加工方法。
铝及其合金化铣时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2Al+2NaOH+2H2O→2NaAlO2+3H2O
在铝合金化铣过程中,铝溶解在化铣液中以NaAlO2的形式存在,NaAlO2的产生会使化铣液的功效降低,随着化铣的进行,由于金属铝不断溶解,铣液中的NaAlO2浓度不断增加,当总Al3+浓度大于75g/L时,溶液将失效。
当化铣液失效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有效的循环利用方法,仅仅是将其运至化学处理垃圾场(失效化铣液是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环境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铝及铝合金化铣液稳定与再生方法,其步骤是:
1、预处理:将部分化铣液取出过滤,去除化铣液中的悬浮物,滤液进行下一步处理,当过滤后的溶液中铝离子浓度小于55g/L时,回流至化铣槽;当过滤后的溶液中铝离子浓度大于55g/L时,导入反应器;;
2、反应:滤液导入反应器后,加入去离子水,并加入氢氧化铝晶种,混合均匀,使氢氧化铝结晶沉析;
3、结晶——分离:将混合液导入晶化槽,在常温、常压下经24~48小时结晶成长过程——分离过程,分离出氢氧化铝晶体,上清液导入调整槽;
4、调整再生:在调整槽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控制浓度在设定范围内。
过滤可以采用离心分离、微滤、超滤或陶瓷片毛细管负压过滤等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将铝离子的浓度范围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能有效延长化铣液使用寿命,实现化铣液高效生产,资源高效利用,有效防治化铣液带来的环境污染,将化铣废弃液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将污染防治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从源头削减了污染,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将化铣液按以下步骤处理:
1、预处理:
(1)从化铣槽中取出部分(约占化铣槽体积的10%)98℃的化铣液置于储槽中;
(2)90℃~98℃条件下过滤,;
(3)当过滤后的溶液中铝离子浓度小于55g/L时,回流至化铣槽;
(4)当过滤后的溶液中铝离子浓度大于55g/L时,导入反应器;
2、反应:
加去离子水到反应器中将化铣液稀释,加水量为化铣液体积的0.5~2倍,温度控制在40℃~60℃,氢氧化钠浓度控制在60~110g/L之间。
3、结晶——分离:
(1)按50-200mg/L加氢氧化铝晶种,加速搅拌反应器中的溶液30分钟,使水和化铣液充分混合;
(2)慢速搅拌反应器中的溶液24小时至48小时,使铝离子晶体析出;
(3)沉淀分离或过滤分离结晶体;
(4)分离出的氢氧化铝结晶体,导入氢氧化铝结晶体处理单元;
(5)上清液导入调整槽。
4、调整再生:
(1)在调整槽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浓度控制在180~300g/L范围内;
(2)加热升温至95℃~98℃时,恢复其化铣功效,导入化铣槽再使用。
5、结晶体处理:
(1)过滤后产生滤渣或氢氧化铝结晶体,用1~2倍的去离子水清洗,以便清洗结晶体表面的碱性物质,减少粘性;
(2)清洗后的水可作为步骤2中的稀释水回用;
(3)清洗后的晶体,采取红外烘干方法去除水分,得干燥的固体物——氢氧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