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触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3553.5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南寅;张炎;刘磊;宇文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0 | 分类号: | H01H71/00;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属于电气开关领域。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电力工程对电源和输配电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用于电路保护开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化、高性能、模块化、高可靠性是现阶段空气断路器的主要发展方向。触头系统是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触头系统中触头弹簧参数及触头终压力值的设计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断路器的短时耐受性能。提高断路器短时耐受电流值可以增加B类断路器的选择性保护范围,有效提高级差保护的可靠性,防止越级跳闸等事故的发生。众所周知,增加触指数量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动斥力,进而使断路器在不提高触头终压力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更高的短路耐受电流,但是在不增加断路器体积情况下,这种增加触指数量的方案势必会导致触指厚度减小,进而造成位于触指下方用于安放触头弹簧空间过于减小,弹簧的高径比增大,触头弹簧易失效。触头弹簧失效会导致触头终压力减小,相互接触的触点表面接触电阻增加、电连接可靠性降低、触头温升增加,进而导致断路器使用寿命缩短和可靠性减低。
中国专利200710025637.6公布了一种断路器动触头结构。该方案中,为了提高短时耐受电流,采用增加触指数量的方案,具体实施为去除触指间与触头支持成一体的隔离栅片,使用固定支架和栅片来分隔触指。采用减薄隔离栅片增加触指的容纳空间,进而增加触指数量的办法。该结构中隔离栅片的厚度一般都被压缩到0.8~1mm。万能式断路器一般都是连续工作制(24小时不间断工作),长期通电,导致触头部分温度较高(触指表面温度可能超过100℃)。如果使用耐高温、耐电弧、结构强度较高的热固性塑料来制造隔离栅片,受制于热固性塑料成型工艺条件的限制,其厚度不可能做得很薄(一般要求≥1.2mm),无法实现上述结构。而使用热塑性材料来制造隔离栅片,热塑性材料在温度较高时其结构强度会降低,隔离栅片会变软,使得触指左右晃动甚至出现较大位移。触指的移动导致压在触指腹部凹槽中的触头弹簧发生歪斜,导致在合闸时触头弹簧有效压缩量减小,触头终压力减小、接触电阻增加、触头及整个断路器温升增加,一方面降低触头的抗熔焊性;另一方面导断路器温升过高,使设计效果大打折扣。且因为零件的增加,结构太过紧凑,导致安装困难,不易实现自动化。
此外,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触指数,过多的触指数量和过薄的触指厚度导致压在触指腹部的触头弹簧中径尺寸受到制约,结果是触头弹簧高径比过大。而触头弹簧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弹簧总是处于其极限受压状态,因此弹簧易过早因疲劳而失效,导致合闸位置时的触头弹簧对触指压力减小,即触头终压力减小,进而短时耐受电流减小,选择性保护的范围就变小、极差配合的精确度降低或失效。
图1所示为现有公知技术中DW450万能式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该方案中,每个触指1腹部前后排列两根触头弹簧2,这两根触头弹簧称为一组,即每一根触指对应一组触头弹簧。触指间使用隔离栅片隔开。其触指数较少,影响短时耐受电流指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它具有能实现增加触指数目,优化触头弹簧结构,增大触头终压力力臂尺寸的特点,因此可提高断路器整体性能,尤其是短时耐受电流,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包括触指、触头弹簧、触头支持,触头支持两侧用夹板固定,触头支持上设有隔离栅片,若干触指用轴穿连在一起,该轴的两端由两夹板上的孔支撑,触头弹簧置于触指的腹部和隔离栅片的间隔之间,其特征在于:以不少于一片的触指为一组,每组触指共用一组触头弹簧。
更进一步地:
所述一组触头弹簧包含不少于一个的弹簧。一组触头弹簧的规格可以相同或不同。一组触头弹簧中各个弹簧平行排列或同轴排列。
所述隔离栅片与触头支持一体成型。
所述一组触指内的各片触指之间夹置有挡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隔离栅片挤占触头系统空间过多的问题,减少了隔离栅片的个数,增加了触指数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2.增加了触头弹簧的中径,减小了触头弹簧的高径比,提高了触头弹簧的工作稳定性,增加了设计寿命。
3.在不增大触头终压力、不增加机构负荷的条件下,增加了触指数,改善了终压力作用点的位置,提高了触头系统能够通过的短时耐受电流值;
4.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技术示意图;
图2是触头受力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日光灯
- 下一篇:高真空多层绝热深冷双壳球形储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