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入/拉出电流快速响应线性电压调节器及调节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3096.X | 申请日: | 2010-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来新泉;耿玮生;李演明;叶强;李庆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启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灌入 拉出 电流 快速 响应 线性 电压 调节器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降电压调节器及其电压调节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灌入/拉出电流快速响应线性电压调节器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降电压调节器)用于从某个较高的、有噪声的电压源产生一个干净且调节良好的电压源,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降压型DC-DC变换器。与开关电源DC-DC相比,它具有成本低、噪声低和静态电流低的优点,同时,由于无需开关动作和电感,也不会带来EMI问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尤其是用在对噪声敏感的系统上。
同时随着人们对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噪声敏感的设备高速度和多功能的追求,高精度、快速负载瞬态的LDO成为如今电源设计的趋势。同时,随着系统高集成度的发展,大负载已经成为电源设计的趋势。并且,随着系统对电源高精度的要求,高系统增益则是必需的。然而,随着系统负载的增加和系统增益的提高,常规的补偿方法已经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这也同时减弱了系统的负载瞬态响应,因此,很难找到好的方法来保证大负载高增益系统在保证稳定的同时,具有快速的负载瞬态响应。目前,存在多种频率补偿方案用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Miller补偿、嵌套Miller补偿及动态Miller补偿,以及可能成为补偿的一部分的额外的芯片外或晶粒外负载电容。然而,上述方案都因为成本和方案的困难实现受到限制,相应对最小尺寸、简单补偿方案的偏好向补偿方案提出了进一步限制。
如图l所示,现有的快速负载瞬态响应的LDO及其补偿元件由输出功率管304、电阻分压网络306、误差放大器三302、输出缓冲级303(即buffer 级),基准电压源101以及频率补偿元件305和输出负载307构成。基准电压产生模块即基准电压源101通常是带隙基准(bandgap)电压,该模块产生一个几乎不随电源电压、芯片温度等工作条件而变化的参考电压。输出电压VOUT驱动输出负载307,所述输出负载307包括一个负载电容CL和一个负载电阻RL。所述频率补偿元件305由电阻Rc和Cc串接组成,输出负载307由电阻RL、电容CL和电阻Resr组成。系统通过电阻分压网络306中的电阻R孔和RF2分压进行采样,并将该分压信号反馈到误差放大器三302的一个输入端。而误差放大器三30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带隙基准产生的参考电压Vref,误差放大器三302的输出端连接一个输出缓冲级303构成所述LDO的小信号分析结构,快速的负载响应是通过添加buffer级且通过buffer级来驱动输出功率管304来实现的,存在一个buffer级的原因是为了隔离误差放大器三302输出端的高阻抗与输出功率管304栅极间由于Miller效应产生的大电容,控制输出功率管304栅极的时间常数。然而,为了能够获得足够大的带载范围,buffer级一般需要轨对轨的运算放大器实现,这就增加了系统的电路难度与复杂度。电路的目标是通过反馈监控输出电压VOUT并且将其与参考电压Vref相比较,当VOUT太高或太低时,电路将会自动调节以便VOUT返回其标称值,以使VOUT保持基本恒定。
负载(即输出负载307)变化导致VOUT的变化以及对比变化响应速度是考察LDO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LDO本身设计的要求看,希望在负载变化时,VOUT输出的变化越小越好。实际应用中,外部负载急剧变化时,输出电流也会产生急剧的变化,也会导致输出电压VOUT的急剧变化,这个变化通过反馈电阻反映到误差放大器三302的正输入端,误差放大器三302就通过比较Vfb和Vref的电压差来控制输出功率管304的导通程度,从而来稳定输出电压VOUT。
图3给出了一种典型情况下图1所述LDO的瞬态响应仿真波形,其表征瞬态响应时间为Δt1和Δt3。其中,Δt1表示为: 式中,BWc1为系统的闭环带宽,Cpass为传 输管的栅极寄生电容,tsr和Isr分别为输出功率管304的栅极驱动信号的压摆时间和压摆限制电流,ΔV为输出变化电压(即输出电压VOUT的变化量)。而Δt3同样反比于系统的闭环带宽,但它不受压摆电流的限制。对于不同的负载跳变,系统的闭环带宽越大,系统的瞬态响应时间会越短。因而,为了减小Δt1和Δt3,需要增加系统的带宽和驱动栅极的压摆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启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启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方向向量的文字识别方法和识别装置
- 下一篇:操作票管理系统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