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流空气动力源自力运行的发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22628.8 | 申请日: | 2010-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中 |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27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动力 源自 运行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流空气动力源自力运行的发电装置,又称引入空气发电,引入静态或动态的空气自力流动生产电能的一种设备及方法,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不用任何燃料转换,就会发出电能。而且是从设备建成投产后,长年累月不分昼夜,每天24小时不论阴晴冷暖,每时每刻都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发电满足于用户需求。属于原创的先进的电能源生产方法,是利用地球表面高低不平的差位和常态气流是低处密集高处稀气流欲上升的特性,采用管道引入气能用于发电。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是乘自然界中的气流风力发电,不能随人需要,是有风转,无风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流空气动力源自力运行的发电装置,在内腔制位的条件下内腔中空气就自行产生对流,采用孕级结构的直风道或风道两端的上口和下口形成明确的高低势差位压,围在低差位的静态空气一进入高低势差位中,风管或风道内的气流在外围大气压的作用下马上促成快速向上的风力,推动风口上的风叶旋转,传动发电机发电,功率的大小随发展,这种利用空气的方法始终不破坏空气的质量。它每时每刻都能运行发电,正常用于家庭及大中小企业,降低人类生活及生产中的各种耗费。节省能源,清洁环境最为重要的是找到了一种极为实用的用之不尽的新能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是利用地球表面上的高低不平的差位和常态气流是低处密集高处稀气流欲上升的特性,设管腔流动气能结构的管道,或者修筑任意式样的风道,并在气流管道的下段设有孕级进气口,也叫倒塔形进气口,引入地面上的常态空气,有三种向上风道,垂直向上风道或倾斜向上与垂直向上组合的风道,也能平行风道与倾斜向上,再与垂直向上风道组合的风道。或动态空气,限定引入的空气垂直向上流动或倾斜向上流动,且能倾斜与垂直组合向上流动;由于孕级进气风道的作用,气能在管道或风道内自行促成高速流动的风力,至管道或风道出风口的上方位置推动内螺旋叶风轮冲天外排气转动或在螺旋顶周边外排气的风轮转动,也能借用各种燃烧炉的出烟筒口,在外排废气的冲力,推动圆柱体或梢圆柱体的螺旋叶风轮转动,还能借用水塔顶的高度及任何可利用的高度就位螺旋叶风轮转动,经皮带轮,齿轮或摩擦轮机械结构传动发电机发电;
用管道迎入物体前进中的气能,限定气流平行向后流动,在物体前进迎风的上、下或两侧四个方位,多处分段的位置设半弧型的迎入气能的孕级进气管口,聚风至物体后出风口位置外排,推动内螺旋叶圆梢体风轮平行外排气的风轮转动,经摩擦轮有单轮、双轮或三轮结构或者用齿轮机械变速结构传动发电机发电;
螺旋圆梢体或圆体的风轮分A、B或C三种传动方式,A、齿轮传动风轮结构,B、摩擦轮传动风轮结构,C、皮带轮传动风轮结构;
一个风轮的内周沿或外周沿全高度内分为1至5段3设串介轮或在轮的下段至根端设单一的介轮运行中能传动1至多台小发电机运行发电。一周多个风轮传动一个大齿轮或摩擦轮转动,轮的内周齿又传动着一至多台的发电机运行发电。
梢螺旋筒形风轮高,长因需确定外廓,分段设甩轮圈摩擦传动小介轮,转动再带动大周圈齿轮或摩擦介轮旋转。在内外有齿的齿轮或大周圈摩擦介轮旋转。在内外有齿的齿轮或大周圈摩擦轮的外圆周外有一至多个梢圆体螺旋风轮,梢螺旋风轮高度因需确定的就位分A、B、C三种形式,A、垂直就位,B、10至80°倾斜就为,C、平行就位,分为因事制宜就位的。孕级进风口是圆形例锥台多层集结构,口的宽度50至180mm,有底段形或底长段形。
在风轮与发电机轮之间设提速的大小的的内外介轮,风轮与大轮圈就位有、三种方式,风轮分三种,在风轮与发电机轮之间设提速的大与小的内外介轮,一个大螺旋梢筒形风轮的内周沿或外周沿体的下端或根部设有齿轮圈或摩擦圈,传动着一至多台小发电机运行发电。风轮传动着大齿轮或大摩擦轮,转圈内同步转动内周的1至多台发电机轮运行发电,大周圈是定位在顶安全护架上,一周架腿的上端有滑动的平行滚珠及定位的侧面滚珠,也能中心轴制位立架与大周圈结构或两者组合并用。螺旋风轮分三种,微型φ0.1至3m,小型φ4m至10m,中型φ10m至50m,大型φ50m至100m,再大因需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中,未经李耀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2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