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2424.4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仵树仁;李霄峰;王晓飞;李锦;王念详;陆启明;闫锁;朱瑞清;展现明;张兵团;丛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郸城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3/34 | 分类号: | A23J3/34;A23J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4771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多肽 工业化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玉米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工段:
①玉米蛋白粉按质量体积比1∶5~15的比例加水调浆,高速搅拌;
②用高压泵迅速把调好的浆液打入高压喷射器,喷射温度控制在120~125℃,在蛇形管中保温30~60min,真空闪冷,PH调为6.0~6.5,加入淀粉酶,搅拌,保温酶解;
③酶解结束后固液分离;
2)酶解脱色工段:
①向预处理好的玉米蛋白粉中加入去离子水,升温至55~65℃保温,调PH至7.5~8.0,加入碱性蛋白酶开始酶解;
②酶解结束后,调PH至6.0~7.0,升温灭酶;
③灭酶后固液分离,收集滤液,加入活性炭,加热升温至75~85℃,保温并过滤收集滤液;
3)超滤工段:
将脱色后的滤液先经过过滤器后,再进行超滤;
4)浓缩干燥工段
将过滤液浓缩,离心去除沉淀,收集料液进行喷雾干燥,过筛并计量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工段:
①玉米蛋白粉过80目筛,筛下物按质量体积比1∶10的比例加水调浆,高速搅拌40min;
②真空闪冷至95~98℃,用酸调PH为6.0~6.5,按每克玉米蛋白粉加入600ug淀粉酶的量加入淀粉酶,搅拌,保温酶解60~120min;
③酶解结束后固液分离,用60~80℃的热水洗涤一次,再固液分离一次;
2)酶解脱色工段:
①向预处理好的玉米蛋白粉中加入去离子水,浓度调为10%,升温至55~65℃保温,用碱调PH至7.5~8.0,按2~4%的比例加入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开始酶解,酶解时间为60~90min;
②酶解结束后,用酸调PH至6.0~7.0,升温至85℃,维持10min灭酶;
③灭酶后固液分离,收集滤液,按1%~1.5%的质量体积比加入活性炭,加热升温至75~85℃,保温30min,过滤收集滤液;
3)超滤工段:
将脱色后的滤液先经过一组精密过滤器后,再进行超滤,对多肽分子量进行分级截留,得到1000D分子量的透析液;分子量较大的肽截留液,返回到酶解工段,重新酶解;
4)浓缩干燥工段:
将膜过滤液浓缩至折光浓度40%~50%,离心去除沉淀,收集料液进行喷雾干燥,过40~60目筛,计量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玉米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酸为硫酸,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玉米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淀粉酶为耐高温a-淀粉酶,活力为20000U/ml。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玉米多肽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超滤中的超滤膜分子量为1000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郸城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郸城财鑫糖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24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下式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及发光二极管广告灯牌
- 下一篇:一种装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