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级配的沸腾床加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2408.5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贾丽;胡长禄;贾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47/30 | 分类号: | C10G47/30;C10G49/16;C10G45/00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微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沸腾床 加氢 工艺 | ||
1.一种催化剂级配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包括:烃原料与氢气混合从沸腾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器,在加氢处理条件下进行反应,其中所述的沸腾床反应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循环区,按照烃原料与催化剂接触的顺序,不同内循环区中使用的催化剂颗粒尺寸逐渐减小,颗粒尺寸的递减范围为0.01~1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包括垂直于地面的圆筒型反应器壳体、位于壳体内上部的三相分离器、导向结构和至少两个内循环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内循环区包括圆筒、锥形扩散段和导向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沸腾床反应器包括2~6内循环区,不同的内循环区的圆筒内径可以相同或不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内循环区分别设置新鲜催化剂的加入和失活催化剂排出部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颗粒尺寸递减范围为0.05~0.5m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重烃物料与催化剂的接触顺序,不同内循环区中的催化剂的活性逐渐增加。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重烃物料与催化剂的接触顺序,不同内循环区中的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含量递增比例为10%~500%。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重烃物料与催化剂的接触顺序,不同内循环区中的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含量递增比例为50%~300%。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烃原料与催化剂的接触顺序,不同的内循环区中的催化剂的使用比例逐渐减少,递减范围为10%~70%。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活性金属为镍、钴、钼或钨中的一种或几种,载体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或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镍或钴以氧化物计为0.1%~10%,钼或钨以氧化物计为0.5%~25%;催化剂的堆密度为0.5~0.9g/cm3,颗粒尺寸为0.08~1.0mm,比表面积为80~300m2/g。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烃原料选自原油、直馏蜡油、焦化蜡油、溶剂脱沥青油、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处理条件为:反应压力为6~30MPa,反应温度为350~500℃,体积空速为0.1~5h-1,氢油体积比为400~3000。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的内循环区中的反应温度相同或者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24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料斗秤
- 下一篇:放大器电路、集成电路以及射频通信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