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1833.2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玲;王维东;林兆伟;蔡实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192 | 分类号: | B65H23/19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料带放卷的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料带放卷或收卷的张力控制料带的张紧度,其直接决定着后续的工序张力运行情况。张力过松,会使后续的工序运行中对料带无法精确定位;张力过紧,容易使料带崩断,导致容易断带。
目前的料带张力控制装置采用的是摆杆+电位器的控制方式,料带绕过摆杆上所设的过轮,通过放卷的自身张力来控制摆杆的摆动,而电位器检测摆杆的摆动幅度,料带放卷电机通过电位器检测到的摆动幅度来控制料带的放卷圈数,以实现张力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张力平稳,结构简单的张力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张力控制装置,包括主驱动轮控制机构、胶辊控制机构、同步带和料带过轮,所述主驱动轮控制机构包括顺次相耦合的电机、第一同步轮、伺服减速机和主驱动轮,所述电极驱动所述第一同步轮同步转动,并通过驱动所述伺服减速机间接驱动所述主驱动轮转动,所述胶辊控制机构包括顺次相耦合的第二同步轮、无级减速机、精密减速机和胶辊,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同步轮连接且同步转动,并通过驱动所述无级减速机和所述精密减速机间接驱动所述胶辊转动,所述料带过轮设于所述主驱动轮与所述胶辊之间。
优选地:
所述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连轴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轴上,所述第一连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伺服减速机连接,所述伺服减速机的另一端与第二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轴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轴连接,所述第二连轴与第三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三联轴器与所述主驱动轮连接。
所述第二同步轮与第三连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无级减速机连接,所述无级减速机通过第四联轴器与所述精密减速机连接,所述精密减速机通过第五联轴器与所述胶辊。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的张力控制装置,主驱动轮与胶辊通过同一电机驱动,电机与主驱动轮之间设有一伺服减速机,电机与胶辊之间设有一无级减速机与一精密减速机,使主驱动轮与胶辊之间因配置不一样而使其运转速度不一致,最终控制主驱动轮的速度较胶辊的速度要慢,料带绕过主驱动轮再绕过料带过轮,最后绕过胶辊进行放卷,在此过程中,可通过胶辊的快速驱动与主驱动轮的慢速驱动来控制主驱动轮与料带过轮之间的料带张力,此种张力控制构造简单且易控制调节而达到料带张力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张力控制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张力控制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与图2所示,一个实施例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主驱动轮控制机构、胶辊控制机构、同步带009和料带过轮016。
主驱动轮控制机构优选包括电机001、第一联轴器002、第一同步轮003、伺服减速机004、第二联轴器005、连轴006、第三联轴器007和主驱动轮008;胶辊控制机构优选包括第二同步轮010、连轴、无级减速机011、第四联轴器012、精密减速机013、第五联轴器014和胶辊015。
电机001通过第一联轴器002与第一连轴连接,第一同步轮003固定连接在第一连轴上,第一连轴的另一端与伺服减速机004连接,伺服减速机004的另一端与第二联轴器005固定连接,第二联轴器00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轴006连接,并通过第二连轴006与第三联轴器007连接,第三联轴器007与主驱动轮008连接,使主驱动轮008间接受电机001的驱动。
第二同步轮010通过同步带009与第一同步轮003连接,第三连轴与第二同步轮010固定连接,并随第二同步轮010的旋转运动而运动;第三连轴的另一端与无级减速机011连接,且无级减速机011通过第四联轴器012与精密减速机013连接,精密减速机013通过第五联轴器014与胶辊015连接,使胶辊015也间接受电机001的驱动。
料带过轮016设于主驱动轮008与胶辊015之间,料带017绕过主驱动轮008再绕过料带过轮016最后绕过胶辊015做放卷,料带017通过主驱动轮008与胶辊015之间的速度比而控制料带017的张力。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