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驱动式深松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1785.7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姚静;丁启朔;丁为民;姬长英;赵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13/08 | 分类号: | A01B13/08;A01B15/00;A01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驱动 式深松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对土壤进行深层松土的农业机械。属于农机领域。
背景技术
在耕层底部的耕地土壤,由于人畜的踩踏和机具的碾压而被过度压实,特别是由于铧式犁的年复一年的翻耕,在耕层底部形成坚硬的犁底层。畜力耕作田地犁底层深度一般在12-15cm,厚度为8-10cm;机耕地的犁底层深度为15-30cm,厚度约为15cm。土壤压实以后,土壤空隙变小,土壤的渗水性和透气性降低,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又由于土壤不能充分供给氧气和排除CO2、H2S、CH4等有害气体,阻碍了作物根系正常新陈代谢和其他生理功能,同时也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为了打破犁底层,消除土壤的压实效应,消除多种土壤障碍,利用深松设备疏松土壤,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壤的深松法,是土壤改良和耕作改制中提出的一项节能增产的好方法。而深松机是广泛用于对耕地土壤进行深层松土,增加土壤蓄水量的作业机械。目前北方地区大面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以深松作业为基础,达到增水、增肥、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技术。现有的深松机主要有全方位深松机和凿式深松机两种类型。全方位深松机容易出现秸秆拥堵,而且上部深松范围大,底部深松范围小,不能有效解决水分下渗。凿式深松机底部深松范围小,作业幅度窄。特别是两种深松机都是在拖拉机的驱动下把深松铲压制在土壤中(被动入土),再由拖拉机拉着前进使土壤深松,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工作阻力比较大,入土难,传动效率低,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深松机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牵引阻力小,犁刀轮流垂直切土点穴深松后垂直退出,入土阻力小,深松效果好的行星驱动式深松机。
本发明的行星驱动式深松机,其结构包括变速箱、2个十字形行星架、中心轴、太阳轮、4个中间轮、4个行星轮、4根刀轴和犁刀,所述2个十字形行星架的中心处分别固装在中心轴的两头,太阳轮固装在中心轴上,4根刀轴平行安装在2个十字形行星架的8个端点之间,4个行星轮分别固装在4个刀轴上,行星轮的直径和齿数与太阳轮的直径和齿数相同,4个中间轮安装在太阳轮与行星轮之间,犁刀垂直分布在刀轴上,中心轴经链轮传动装置与变速箱联接。
所述太阳轮为1个或2个,所述太阳轮为一个并装在中心轴一头的十字形行星架时,中间轮和行星轮呈十字形安装在该十字形行星架上;所述太阳轮为2个并装在中心轴两头的2个十字形行星架时,中间轮和行星轮呈一字形分别安装在2个十字形行星架上。
为了便于调节松土深度和密度,所述犁刀用螺栓固定在刀轴上,犁刀和刀轴上分别设有调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驱动式深松机,可以在拖拉机的动力驱动下,由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把动力传给变速箱,经链轮传动装置把动力传给中心轴使十字形行星架和太阳轮同步转动,刀轴在随十字形行星架绕太阳轮公转的同时还受行星轮驱动而进行自转,由于行星轮的直径和齿数与太阳轮的直径和齿数相同,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相同,所以,能使垂直分布在刀轴上的犁刀能始终处于垂直状态,4个刀轴上的犁刀即可轮流垂直切土点穴深松后垂直退出。深松后的土壤可形成一个上虚下实,左右虚实相间的土体结构。其中,耕层土壤的松散结构易于蓄水、脱盐碱、疏通空气,增加强热交换等,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利用;而实部土壤的小空隙结构则有利于地下水上吸,促进作物根系发育,相当于作物的土壤水库,从而可促进土壤物理改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自恢复,其效果比全方位深松机和凿式深松机好,本发明的深松机是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获得动力,比从拖拉机驱动轮获取动力更有效,机组质量相对轻一些,可减少拖拉机驱动轮对土壤的破坏;而且在作业时几乎不需要牵引功率,为减少牵引阻力和比功消耗提供了可能。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牵引阻力小,入土阻力小,驱动功率低,节能效果明显,并能方便调节松土深度和密度等优点,是一种点穴式的深松效果好的深松机,填补了点穴式深松设备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书刊插入多媒体的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高分子聚乙烯板的制作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