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吹塑机进行转换的方法以及一种吹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1422.3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约亨·希德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朗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28 | 分类号: | B29C49/28;B29C49/42;B29C49/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张小花 |
地址: | 德国新***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吹塑机 进行 转换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一种方法以及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的一种吹塑机。
背景技术
在例如用于在热态下待灌装的饮料的PET瓶的热定形吹塑机中,通过具有热载体介质的温度控制装置附加地将模加热到热定形工作温度。为对热定形吹塑机转换(convert)以生产不同类型的瓶子,必须更换模。例如,热定形吹塑机包含至少8个模,或者多至30个模或者更多。热定形工作温度可为大约130℃至180℃,从而当换模时,人们必须首先等到模已冷却到例如40℃-60℃的操作温度。虽然通过温度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输送的且不再被加热的热载体介质来冷却模,但到模已冷却至大约60℃且能更换时需要至少半个小时,并且到模已冷却至大约40℃且能更换时需要多于1个小时。因此换模相当于高生产损失。如果在热定形吹塑机中进行拉伸吹塑,拉伸型吹扫杆(purge rod)或拉伸杆插入每个模中;在正常工作循环期间杆在模中机械地预拉伸容器坯(perform),并且在正常工作循环的规定部分供给吹入空气从而使经预拉伸的容器坯成为瓶状。可选地,在将瓶从模中移除之前,也短时间吹入吹扫空气以便能以尺寸上稳定的方式移除瓶。然而,通常,在准备换模的过程中,只通过温度控制装置的仍循环且不再被加热的热载体来冷却每个模。
从JP 3222714已知,为了使在模中的模制件更快地凝固且为了缩短循环时间,用气体首先进行加热,然后冷却。
从JP 9085420 A已知,在模塑操作期间用冷却水冷却金属模。
从US 6991756 B1已知,热交换设备在内部被分配给金属模,以便引导液体、热或冷的热载体通过模的热交换通道并且在从热的到冷的热载体转变期间用吹扫空气吹扫相应的热载体。
最后,从DE 4242024 C2已知,用于塑料加工的模在与模腔分隔开的通道中保持有处于工作温度的液体,以使在高温下引入的塑化的塑料凝固且在换模之前用压缩空气去除包含在通道中的液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指出一种上述类型的方法以及一种吹塑机,用于使由于换模的转换(conversion)所引起的生产损失最小化。
根据具有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以及在具有专利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吹塑机中实现所述目的。
基本的构思是:不是关闭吹塑机并等到模已冷却到足够的程度,而是在至少一个模拟工作循环内通过利用从外部供给的冷却介质从模腔表面带走热量的方式来进行强制冷却。
根据本方法,每个热定形模可选地不仅通过温度控制装置的在模中流通且无任何进一步的热供应的热载体来冷却,而且另外在至少一个模拟工作循环期间通过从外部供给的冷却介质来冷却,该冷却介质经由模腔表面从模中有效地带走热量并且排出所述热量。令人惊讶地,到模已达到适于操作的温度的等候期间能够减少大约一半的时间或甚至更多,从而使由于换模的转换所引起的生产损失最小化。此处,用空模进行至少一个模拟工作循环使得全部的模均匀且同时地被冷却,此处,能以有利的方式使用原本已存在的吹塑机的驱动和运动控制机构。仅需要的额外的措施在于,提供和引入足够量的冷却介质,可选地以能够增强冷却作用的增加压力且以相应的供给速度来引入冷却介质。然而,这些额外的努力相对于可实现的生产损失的最小化可以忽略。利用冷却介质从模腔表面排热令人惊讶地有效,并且不用对模进行显著改进或不用为额外的冷却操作进一步装备吹塑机就能使用原本已存在的通向模腔的流动路径。作为一可选方案,利用同样仅为强制冷却目的而设置的输送装置,冷却介质也能在仅为强制冷却而设置的供给和/或排出路径中循环。根据本方法,多个模拟工作循环以连续的顺序进行,如果必要的话,吹塑机连续“空”运行直到已经达到用于换模所期望的模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朗斯股份公司,未经克朗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