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公交车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1348.5 | 申请日: | 201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7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民;李立群;刘燕;周新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9;H04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冯艺东 |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公交车 网络 数据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公交车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公交车网络图G=<V,E>,其中V表示所有公交车路线构成的集合,E表示路线之间的边,对于路线i,j∈V,当且仅当路线i与路线j能够发生相遇时存在边{i,j};
2)当路线i产生数据m,在图G中求得一条到达目的路线j的传输路径p(m),并将该路径信息保存到数据m中,随数据m一同转发;
3)当携带m的属于公交路线i的公交车A与属于路线j的公交车B相遇时,当且仅当j是传输路线p(m)上路线i的下一跳时,A将m转发给B,否则A携带消息继续行驶等待下一次相遇;
4)若步骤4)中发生数据转发,则公交车B判断自身是否属于m的目的路线,若属于则表示数据传输过程完成;否则,公交车B按照步骤4)继续转发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求出到达路线j的最短路径作为传输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短路径为相邻路线之间相遇频率较高的传输路径,通过权值c(i,j)进行计算:
所述c(i,j)表示单位时间内路线i和路线j相遇的平均时间间隔;a,b为时间参数,且b>a,其中fk(i,j)表示路线i与路线j之间在时槽k中的相遇频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k(i,j)通过收集设定时间段内所有公交车之间的相遇信息,将收集的相遇信息划分到时槽k内统计得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遇信息包括相遇时间以及相遇的两辆公交车分别属于的公交路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槽k的长度为1小时,取值范围为6到20。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和b满足6<a<b<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3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宠物旋转轮定位组成
- 下一篇: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