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恒温锅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0406.2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同步工业自动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F25B49/00;A23L3/3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恒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的制冷恒温领域,尤其涉及食品的降温,速冷,低温恒温保存的制冷恒温锅。
背景技术
目前物品的制冷恒温领域尤其是食品的制冷恒温领域保存主要依赖压缩机式冰箱冷却。冰箱是利用蒸发致冷或气化吸热的作用而达到制冷的目的。电冰箱的喉管内,装有致冷剂,沸点都很低一般为29℃。致冷剂气体状态时,被压缩器加压,加压后经喉管流到电冰箱背部的冷凝器,借散热片散热(物质被压缩后,温度就会升高)后,冷凝而成液体。液体的致冷剂进入蒸发器的活门之后,由于脱离了压缩器的压力,就立即化为蒸汽,同时向电冰箱内的空气和食物等吸取汽化潜热引致冰箱内部冷却。汽化后的氟里昂又被压缩器压回箱外的冷凝器散热,再变为液体,如此循环不息,把冰箱内的热能泵到箱外。前述制冷恒温方式的缺点是能耗大,往往需要上千瓦的能耗,并且达到冷却温度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为小时为单位。其次体积很大,便携性不好,不方便外出携带,此外噪声也较大。最重要的原因是制冷剂对环境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功耗,低噪声,无污染,制冷迅速且控制可靠和有良好便携性锅适合家用和车用,实现物品尤其食品的迅速冷却以及制冷恒温保存的制冷恒温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设计的制冷恒温锅,包括供待制冷物品盛放的金属锅体,以及一个中空的散热壳,散热壳的内部空腔中安置有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风扇组,锅体的上部中央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嵌合一金属散热片,金属散热片的上方设有一隔离层,隔离层的中部内嵌1块或1块以上的半导体制冷片,该半导体制冷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金属锅体紧贴在隔离层的上方。
上述方案中,金属锅体与隔离层之间设有一冷面层,该冷面层的四周设有“7字型”的卡槽,卡槽与金属锅体四周设有的凸卡相配合,金属锅体与冷面层通过预压旋扣方式连接。
由于铜与固体的热传导性好、以及铝合金与空气热传导性好的特点,所述金属散热片最好为铜制的金属散热片,散热壳为最好为铝制的散热壳,以便提高其散热效率。
上述方案所述控制电路主要由电源、以及与之相连的控制模块、人机界面、功率驱动模块、制冷功率模块、风扇功率模块、霍尔电流传感器和2个温度传感器组成;人机界面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经过功率驱动模块分别连接制冷功率模块和风扇功率模块,制冷功率模块连接半导体制冷片,风扇功率模块连接风扇组;霍尔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处、第一温度传感器与金属锅体相贴、第二温度传感器与金属散热片相贴,霍尔电流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连接至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之间最好还串接有一保护模块,该保护模块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传来的反馈信号,用于判断制冷恒温锅是否出现故障,并将判断结果传送至控制模块。
为了减小噪声及达到节能的目标,上述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最好还包括一转速传感器,该转速传感器设置在风扇组处,其输出端连接至控制模块。
为了增加制冷恒温锅的可靠性,所述电源最好为三组相互隔离的电源,第一组电源与控制模块连接,第二组电源连接在功率驱动模块上,第三组电源与半导体制冷片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三组电源和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还串接有一电源反相器,该电源反相器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接。由于半导体制冷片在加载正向电压时,具有制冷功效;而在加载负向电压时,具有制热功效这一特性,因此,当电源反相器能将反向电压加载在半导体制冷片上,该制冷恒温锅能起到制热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传统的冰箱的制冷相比,其运行功率在200W之内,可以使得功耗大量下降;
2、半导体制冷片的控制方面可采用根据半导体制冷片的伏安特性做电流电压控制,使得制冷器效率高,另外在此控制模式下,功率模块的发热量小,效率也更高;
3、便携性好,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制冷恒温迅速,不需像原有冰箱处于不间断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制冷恒温锅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组合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附图说明:1、散热壳;2、金属散热片;3、隔离层;4、半导体制冷片;5、冷面层;6、金属锅体;7、风扇组;8、控制电路;10、人机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同步工业自动控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市同步工业自动控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0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青胡椒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蒜菌质活素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