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0095.X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杨桂丽;陈振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留 护氧型 氧气 | ||
1.一种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它由贮氧囊、充气泵及安装有氧流调控阀装置的氧导管及附设的并能均匀逼出贮氧囊内残留氧的加压囊所构成;所述的氧导管设置在贮氧囊上并与之贯通,所述的充气泵设置在加压囊上并与之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导管上设置有能够显示氧导管腔内氧气流动状况的气动式氧气流动状况提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流调控阀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氧导管上或活动连接在氧导管外口上并与氧导管内腔贯通的两档阀装置或三档阀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流调控阀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氧导管上或活动连接在氧导管外口上并与氧导管内腔贯通的两档阀装置或三档阀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泵是一种能供手动抓挤充气的手动充气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泵是一种能供手动抓挤充气的手动充气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泵是一种能供手动抓挤充气的手动充气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泵是一种能供手动抓挤充气的手动充气球。
9.根据权利要求2、4、6或8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式氧气流动状况提示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氧导管上或活动连接在氧导管外口上的并与氧导管内腔贯通的气动盒、气动管、气动式碟形风车或气动式玉镯形规道盒。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导管的氧导管外口上活动配备有能够防止氧气泄漏的氧导管外口密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导管的氧导管外口上活动配备有能够防止氧气泄漏的氧导管外口密封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或11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氧囊的边部设置有悬挂件或手提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氧囊的边部设置有悬挂件或手提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氧囊的边部设置有悬挂件或手提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11、13或14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囊为附设在贮氧囊外壁上的外附式加压囊或设置在贮氧囊腔内的内置式加压囊。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囊为附设在贮氧囊外壁上的外附式加压囊或设置在贮氧囊腔内的内置式加压囊。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囊为附设在贮氧囊外壁上的外附式加压囊或设置在贮氧囊腔内的内置式加压囊。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残留护氧型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囊为附设在贮氧囊外壁上的外附式加压囊或设置在贮氧囊腔内的内置式加压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00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