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0058.9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4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灏龙;白俊跃;王慧荣;彭振华;徐国华;章一丹;李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02F3/3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废水 脱色 规模化 培育 方法 | ||
1.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从化工厂及印染厂的污水排放口及污泥中采集原始菌群;
2)取采集的污水或溶解后的污泥50~100ml,加入到富集培养基中,25~35℃静置培养至富集培养基脱色,取5~10ml富集培养后的菌液,加入到新鲜富集培养基中,重复3~5次,逐渐增加富集培养基中的染料浓度至200~300mg/L,获得具有高浓度脱色菌的菌液;
3)取1ml菌悬液加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让菌液混匀,即成10-1稀释液;再吸取10-1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即成10-2稀释液;依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3、10-4...10-n稀释菌液,然后依次吸取各种稀释液各1ml放入分离培养基中,用无菌玻璃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匀,放在30℃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
4)挑取平板上菌落周围培养基色度变浅的菌落,接种至富集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考察色度的变化,选取脱色效果好的菌株进行放大培养;
5)在发酵罐内加灭菌后的放大培养基,将不同种类脱色菌接种到发酵罐中,在2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进行培养,发酵温度控制在25~35℃,pH控制在6~8,发酵2~3天后,每两天往发酵罐中加入1/5发酵体积的灭菌营养物质,当发酵液中菌数达到109数量级后结束,根据印染废水中的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比例将脱色菌进行混合,制成复合脱色菌剂,采用填料将复合脱色菌剂挂膜后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集培养基的组成为:牛肉膏1000mg/L,酵母膏2000mg/L,蛋白胨5000mg/L,NaCl 5000mg/L,pH调整至7.2±0.2,染料种类为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碱性染料。按50、100、150、200mg/L梯度逐渐增加染料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培养基的组成为:琼脂15000mg/L,牛肉膏1000mg/L,酵母膏2000mg/L,蛋白胨5000mg/L,NaCl 5000mg/L,pH 7.2±0.2,染料浓度:5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培养基的组成为:NaH2PO4 1000mg/L,MgSO4.7H2O 500mg/L,蛋白胨5000mg/L,葡萄糖100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多孔载体,多孔载体空隙率大于95%,比表面积为8×103~ 1.5×103m2/m3,持水后的密度为1.05~1.20mg/cm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染料为酸性红B、酸性大红GR、酸性黄G、酸性黑、酸性蓝和酸性橙;活性染料为活性艳红、活性艳蓝和活性艳紫;碱性染料为碱性紫和碱性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重量比例为100∶1~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00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