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9277.5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王黎延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电源管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的体积也越来越小,将原本移动终端通用的功能转移到基座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多数智能手机取消了全键盘功能,可以在基座上提供全键盘输入功能,又如由于移动终端上供给音响设备的空间较少,导致音响效果有限,可以通过基座提供更好的音响设备。为了不影响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间,新增设备的电源都应该由专门的电池提供,即基座电池,还要有针对基座电池的充电电路。
现有技术中,基座为移动终端以及自身的基座电池充电,一般有两种情况,一、连有基座充电器的基座与移动终端相连,给移动终端充电,会一直保持充电状态,直至人为将基座与移动终端分离,基座充电器才会给基座电池充电;二、连有基座充电器的基座同时给自身的基座电池以及移动终端电池充电,这样效率会很低,导致充电时间过长。另外,基座通过自身的基座电池给移动终端充电时,会一直保存充电状态,基座电池容易出现过放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与系统,可提高充电效率,进一步防止基座电池过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的系统,包括:
为移动终端或自身基座电池充电的基座,分别与移动终端和基座充电器相连;
控制基座在移动终端充满电后为基座电池充电的移动终端控制模块,位于移动终端,与基座相连。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选择通道为移动终端充电的移动终端双路选择开关,与确定充电器类型并选择充电流程的移动终端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移动终端双路选择开关,提供与通用串行总线USB或交流AC充电器相连的、传输充电电流的通道,还提供与基座充电接口相连的、传输充电电流的通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座包括:充电模块,与基座电池相连,接收基座充电器发送的充电电流,发送给基座电池;基座电池,与直流转直流DCDC升压器相连,向DCDC升压器输出充电电流;与充电模块相连,接收充电模块输出的充电电流;DCDC升压器,与基座电池相连,接收基座电池输出的充电电流,升压后发送给基座双路选择开关;选择通道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基座双路选择开关,与基座充电器、DCDC升压器相连,传输基座充电器或DCDC升压器发送的充电电流;通过基座充电接口与移动终端相连,向移动终端输出基座的充电电流。
上述方案中,与基座相连的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具体用于,读取接口电压,所述接口与基座充电接口相连,确定低于所述接口电压的设定值;进一步确定与AC/USB充电器连接的线路中,若USB信号线短接,则是AC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移动终端选择AC充电流程,若没有短接,选择USB充电流程;确定高于所述接口电压的设定值,则是基座为移动终端充电,读取与基座充电器相连的接口电压,若超过与基座充电器相连的接口电压设定值,则是基座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选择USB充电流程或AC充电流程为移动终端充电,反之,确定是基座电池为移动终端充电,选择USB充电流程或AC充电流程为移动终端充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模块,与位于基座的充电模块相连,用于禁止为基座电池充电,确定移动终端电池电压达到规定值,允许为基座电池充电;相应的,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在禁止为基座电池充电时,断开基座充电器与基座电路通路;允许为基座电池充电时,连接基座充电器与基座电路通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模块,与基座电池相连,用于在基座电池为移动终端充电,确定基座电池电压低于基座电池电压的设定值时,断开移动终端充电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的方法,包括:
连有基座充电器的基座与移动终端相连,并为移动终端充电,移动终端电池充满后,控制基座为基座电池充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座为移动终端充电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读取与充电器连接的接口的电压,接口电压高于与充电器相连的接口电压设定值,确定有充电器为移动终端充电,选择接入充电器的通道为移动终端充电,根据充电器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充电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9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字识别、编改的方法
- 下一篇:电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