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尾部支架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8735.3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秦大辉;张继海;王艳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K19/30;B62J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尾部 支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特别涉及摩托车尾部覆盖件的安装支架组合。
背景技术
后围板和后挡泥板安装于摩托车车架的尾部,起遮掩摩托车后部零件、美化摩托车后部外观效果的作用。如图5、图6、图7所示,在车架尾管1的后端焊接支座4,该支座4的顶部焊接“Z”形支耳5,“Z”形支耳5的上片开设后围板安装孔,以便通过螺栓连接后围板7;Z”形支耳的下片开设后挡泥板后安装孔。在所述Z”形支耳5前方的左右两侧对称焊接“7”字形支耳6,各“7”字形支耳6上开设后挡泥板前安装孔,两边的后挡泥板前安装孔与Z”形支耳上的后挡泥板后安装孔相配合,各自通过螺栓与后挡泥板8连接。由于“7”字形支耳6、Z”形支耳5及支座4分别成型,依次焊接在车架尾管上,并且焊接的时候完全依靠工人的经验确定装配位置,不仅生产效率低,产品装配的一致性差,而且误差较大,因焊接误差容易造成后围板与后挡泥板上的尾灯之间合缝较差,从而影响摩托车后部的外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准确可靠的摩托车尾部支架组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尾部支架组合,包括车架尾管和支架,
其关键在于:
A、在所述车架尾管的后端设置支架,该支架由板件冲压成型,所述支架的中部向上拱,形成“∏”形拱板,该拱板的顶部开有后围板安装孔;
B、在所述拱板的后侧设有“L”形支板,该支板的竖板与拱板的顶部相连,在支板的横板上开有后挡泥板后安装孔;
C、在所述拱板的两侧设置有翼板,该翼板的内端与拱板的底端相连,翼板的外端向下弯折,形成斜板,且斜板上开有后挡泥板前安装孔;
D、所述拱板两侧的翼板上均连接有立板,各立板的底端焊接在车架尾管上。
本发明中的支架通过两边的立板焊接于车架尾管上,一方面支架与车架尾管连接牢靠,不会发生松动及脱落;另一方面,支架通过两点与车架尾管固定,支架在车架尾管上定位准确、可靠。后围板安装孔、后挡泥板前安装孔和后挡泥板后安装孔全部集成在同一个支架上,各安装孔在支架上的位置是确定不变的,这样装配后围板和后挡泥板的误差小,产品装配的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并能保证后围板与后挡泥板上尾灯之间的合缝效果。支架通过板件冲压成型,不仅加工制作方便、快捷,而且自身的结构强度好,不会发生变形损坏。在所述翼板靠近外端弯折处的位置开有圆形定位孔,这样在焊接支架的时候,可以借助工装夹具,通过工装夹具上的定位柱与翼板上的定位孔配合,能够保证支架在车架尾管上定位准确、可靠,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有利于流水线批量装配。
所述支架上各安装孔的底部均焊接有螺母。将螺母预先设置在支架上,装配后围板或后挡泥板的时候,只需拧动螺栓即可,既方便又快捷。
所述立板在拱板的两侧呈“八”字形对称分布。以上结构能够确保支架装配的稳固性,同时,立板的位置与车架尾管的弯形处相适应,两者接触的区域大,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牢靠性。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后围板安装孔、后挡泥板前安装孔和后挡泥板后安装孔全部集成在同一个支架上,使得装配后围板和后挡泥板的误差小,产品装配的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并且能够保证后围板与后挡泥板上尾灯之间的合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与后围板及后挡泥板的装配分解图。
图5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背景技术与后围板及后挡泥板的装配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由车架尾管1、支架2和螺母3构成,其中车架尾管1采用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支架2设置在车架尾管1的后端,该支架2由板件冲压成型,支架2的中部向上拱,形成“∏”形拱板2a,该拱板2a的顶部开有后围板安装孔2a1,且后围板安装孔2a1的底部焊接有螺母3,该螺母3的螺孔与后围板安装孔2a1对接相通,以便通过螺栓连接后围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打捞抓斗
- 下一篇: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寻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