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酸盐氮除去方法及用于所述方法的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18226.0 申请日: 2010-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2295352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宫永俊明;平户靖浩;市口哲男;大石彻;山田胜弘 申请(专利权)人: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C02F3/28;C02F101/16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罗菊华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硝酸盐 除去 方法 用于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微生物除去排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及用于所述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排水中硝酸离子浓度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考虑了使用生物学处理方法的各种处理系统。特别是,由于近年来过剩的施肥状态导致田地、茶田、果园、牧草地等农地的排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氮,成为问题。另外,净化槽等家庭排水中所含的硝酸盐氮也作为湖沼富营养化问题之一而被提出。 

作为相应的处理方法,已知以甲醇或污泥中的有机碳源作为氢供体进行脱氮的从属营养性脱氮技术,但该技术不仅基质均脱氮率低,还为了脱氮后过剩的氢供体不向外部排出,而需要另外除去,所以需要许多处理设备或装置。 

针对这个问题,由于使用硫氧化脱氮细菌的硝酸盐氮处理系统无需添加甲醇或有机碳源,所以也不需要供给所必需的设备或脱氮后的2次处理设备,因而受到关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0/18694A 

【专利文献2】JPH11-285377A 

【专利文献3】JP2001-104993A 

【专利文献4】JP2001-93997A 

【专利文献5】JP2004-174328A 

【专利文献6】JP2004-237170A 

【专利文献7】JP2004-255272A 

【专利文献8】JP2004-322023A 

【专利文献9】JP2004-298763A 

【专利文献10】JP2004-167471A 

【专利文献11】JP2006-015310A 

【专利文献12】JP2006-015311A 

【专利文献13】JP2006-015320A 

【专利文献14】JP2006-142149A 

【专利文献15】JP2006-142148A 

【专利文献16】JP2006-255598A 

【专利文献17】JP2006-272161A 

【专利文献18】JP2001-347276A 

【专利文献19】JP2003-071491A 

特别是以WO2000/18694号公报、特开平11-285377号公报或特开2001-104993号公报、特开2001-93997号公报等中的含硫和碳酸钙系成分的无机材料的熔融混合物作为固体营养,且用独立营养性硫氧化细菌的方法由于无需泵、搅拌装置等电源,所以容易保养,在脱氮处理成本方面显示出优秀的效果。 

此外,本申请人开发了使用含硫和碳酸钙系成分的脱氮材料的许多脱氮技术,将其公开于上述专利文献5~19中。 

但是,上述技术由于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难以跟踪排水的温度、水量、污染物浓度等的变化。例如,一般硫氧化细菌在15℃以下的低温中活性迟钝,随季节处理能力产生变动,有无法进行充分的脱氮处理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导入具有余量的处理设备。另外,如果想要脱氮至极低浓度,则脱氮速度降低,甚至还根据环境出现产生硫化氢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拟解决的技术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使利用硫氧化细菌的装置的特征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高效除去装置,所述利用硫氧化细菌的装置的特征是,总是显示出稳定的脱氮性能;在产生排水现场附近特别是无需动力源等,维护容易。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点的硝酸盐氮除去方法。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硝酸盐氮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含硫和钙系成分的脱氮材料的填充层的排水处理槽内,使含硝酸盐氮的排水通过脱氮材料的填充层,使用硫氧化细菌除去排水中的硝酸盐氮,使通过填充层的处理排水的至少一部分返回到填充层的入口侧或填充层的中间层。 

其次,本发明为硝酸盐氮除去装置,其为在具有填充含硫和钙系成分的脱氮材料的填充层的排水处理槽内,使用硫氧化细菌除去硝酸盐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使通过所述排水处理槽内的填充层的排水的至少一部分循环到填充层的入口侧或中间层的循环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