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183.6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8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余雄;邵伟;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欧咏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制剂 奶牛 生产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奶牛生产,应用以巴尔吡尔为主要成分微生态制剂饲喂泌乳奶牛,使牛乳房炎发病率降低70%以上。
背景技术
在现代奶牛生产中,安全且营养全面的奶制品已成为消费者饮食中不可替代的部分。然而,由于营养、环境、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普遍较低,乳品质下降,乳房炎所致体细胞数增加等问题日益严重,对奶牛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控制乳房炎而引起的产奶量下降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就是大量甚至滥用抗生素,其后果使细菌耐药性和抗药性增强,以及牛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最终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存。而微生态制剂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能抵抗病原体、调整肠道菌群平衡、预防二重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并能分泌多种酶、提高消化率,能作促生长剂、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动物产品品质、丰富食品风味、提高瘦肉率,能促进有害物质(胺、氨)的排出,减少臭味、去蝇蛆(郭小权等,2000)。微生态制剂已在饲料工业和畜禽养殖业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初步效果。虽然国内外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是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还方兴未艾。
本发明构思针对奶牛在生产中乳房炎发病率居高不下,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赐力健”的增加免疫力功能,实现提高奶牛抗病力,减少乳房炎发病率。该微生态制剂“赐力健”过去用于猪、鸡鸭的生产中较多,应用在奶牛生产中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赐力健”微生态制剂用于奶牛生产,能降低奶牛的生产成本,提高奶牛品质及质量,同时保障大众的用奶安全。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将微生态制剂按1∶1000比例与精料混合饲喂泌乳奶牛。
所述奶牛生产中的应用,该剂饲喂泌乳奶牛,使牛乳中体细胞数可降低到40万/ml以下,且乳房炎发病率降低70%以上。
所述奶牛生产中的应用,选用的微生态制剂“赐力健”的主要成分是巴尔吡尔,购于北京娜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发明构思原理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牛奶体细胞是由损伤的乳腺细胞碎片和由于炎症导致的破碎白细胞构成的,因此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可以直接表明奶牛的机体健康水平。
“赐力健”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在猪和鸡鸭生产中表明其可以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降低血清中丙二醛和自由基的含量。自由基带有单独不成对的电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它们可能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产生,如线粒体,其为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炎症及衰老效应。在动物机体中,主要是通过抗氧化或自由基防御系统来清除,总抗氧化能力是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的综合指标,它包括了酶促和非酶促两个体系。他们的作用主要通过三条途径:(1)消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以免引发脂质过氧化;(2)分解过氧化物,阻断过氧化链;(3)除去起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各种途径相互协同,相互依赖,对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中通过增强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并结合乳中体细胞数,增加对奶牛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
本发明选用的“赐力健”含Na2SiO3、K2CO3、Na2CO3、Na2B4O7、C12H22O11、AgNO3、Na2S2O3等成分,为高速发酵的微生态制剂。经它发酵的饲料不仅具有适口性好、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且能充分利用农副产品作为发酵饲料而大幅度降低饲料成本。
该微生态制剂“赐力健”具有如下特点:(1)无毒无害,无任何残留和不良影响;(2)使用该微生态制剂混合后的精料气味芬芳;(3)使用混合微生态制剂“赐力健”的精料饲喂泌乳奶牛,泌乳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可降低到40万/ml以下(欧洲牛奶收购标准规定体细胞数高于40万/ml不予收购),显著的降低了泌乳奶牛乳房炎发病率;(4)使用混合微生态制剂“赐力健”的精料饲喂泌乳奶牛,其乳房炎发病率降低70%。本发明将该制剂精准配制与应用达到了原设计要求,彰显技术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