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羊舍冬季保暖及改善空气质量的通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169.6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欧阳宏飞;余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欧咏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羊舍 冬季 保暖 改善 空气质量 通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羊舍的空气质量,尤其适应冬季,在保暖密闭的前提下使用该通风方法,可降低羊舍的湿度及有害气体的排放,效果极佳。
背景技术
随着集约化家畜规模的日趋扩大,冬季羊舍饲养密度也逐渐增加,羊舍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不仅对家畜的生长产生影响,严重者导致家畜的死亡,而且还对饲养人员的健康有所威胁。因此,有效控制羊舍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对保证畜群健康和生产性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羊舍中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及恶臭气体,通风调控方式对有害气体抗性较强,能有效地降低羊舍中氨气浓度,提高畜类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但是由于冬季或寒冷地区,密封与通风必然产生矛盾等。北方的冬季,羊舍通风的重要的因素是温度,由于保温的需求,冬季羊舍几乎全部处于密闭状态,通风往往会造成舍内温度下降。虽然通风能使舍内湿度下降,有害气体浓度降低,但同时舍内温度也迅速降低。在低温情况下畜类处于应激状态,生长发育速度降低,同时成活率及饲料利用也会下降。
本发明的通风方式即考虑到降低舍内湿度,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保证舍内温度,以保证家畜生长速度及幼畜成活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羊舍通风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为冬季羊舍保暖及改善空气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羊舍冬季保暖及改善空气质量的通风方法,在羊舍每10-12平方米的墙面上开凿通风口,其口口间隔5-6米,距离地面0.2-0.3米;通风选择白天13-15点,时间为0.8-1.2小时,既降低畜舍湿度及有害气体的含量,又达到保暖的效果。
所述的通风方法,开凿通风口的尺寸为长30厘米×宽50厘米×40厘米即可。
所述的通风方法,能使空气湿度由74.9%降到68.2%。
所述的通风方法,能使氨气水平由44.51毫克/M3降到30.65毫克/M3。
所述的通风方法,能使二氧化硫水平由0.0042毫克/M3降到0.0025毫克/M3。
所述的通风方法,能使二氧化碳水平由2227毫克/M3降到1833毫克/M3。
所述的通风方法,经通风后的羊舍内温度平均降低0.3℃,仍然达到了保暖的效果。
本发明的构思及作用机理:由于新疆地理位置处于西北地区,冬季室外温度平均在-10°左右,由于温度较低,羊舍均处于密闭状态,而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导致羊舍内部氨气、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均高于标准化生产许可的数十倍,其中氨气的浓度平均为44.2mg/m3’为国标上限的142倍。
通过对冬季密封羊舍环境检测发现:在冬季密封羊舍温度和湿度在距地面0.6m、1.6m和3.0m高度形成3个层次,且由下自上温度逐渐升高,这是因为温暖的空气上升,寒冷的气体下降而形成的。在测定风速后也证实了在密闭羊舍中形成了3个对流层,且0.6m处空气温度最低,为1.6m处温度的50%,且流动速度较为缓和。
在冬季密封羊舍中,湿度的分布与温度截然相反,在0.6m、1.6m和3.0m高度形成3个层次,且由下自上湿度逐渐降低。因此在0.6m处通风效果为最佳,在此高度的羊舍空气温度最低,湿度最大,正好和外界干燥的空气发生对流,可以迅速降低湿度,且不会破坏整个羊舍的温暖环境。
本发明的羊舍通风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该通风方法能有效的降低冬季密封羊舍的湿度;(2)采用该通风方法能显著降低冬季密封羊舍中有害气体的浓度;(3)采用该通风方法能保障冬季密封羊舍中的适宜温度。该方法为羊舍的管理与改造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彰显技术进步。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方法的实施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冬季密封羊舍的温度检测曲线图;
如图所示:检试期间羊舍平均气温最高为7.7℃,最低为-1.6℃,整个期间平均温度为2.5℃。
附图2为冬季密封羊舍的湿度检测曲线图;
如图所示:检试期间羊舍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为81.7%,最低为69.3%,整个期间平均相对湿度为74.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