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混凝土道路的调温控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17902.2 | 申请日: | 201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博;张晓宏;韩耀斌;张巧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国琳再生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6 | 分类号: | E01C11/26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混凝土 道路 调温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的调温,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道路的调温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道路在高温和低温的外界条件下普遍存在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缺陷。而构成水泥道路的水泥混凝土又是一种刚性材料,其膨胀和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变形,从而影响道路的结构和使用性能。
目前为解决以上问题世界各地普遍在水泥道路上使用切割收缩缝,在收缩缝中灌填弹性物质来解决此问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弹性物质和水泥混凝土的粘附性不好,高温时会变软易被车轮带走;而低温时尤其是冬天或气温极具下降时,弹性物质并没有被水泥混凝土拉开,收缩缝会变得很宽,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是在高温或者低温的极端气候条件下,使水泥道路工作在一种通过温度调节构成一种既非高温又不是低温的状态,从而避免了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水泥道路的膨胀或收缩,使其处于水泥混凝土道路工作的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从而极大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的一种水泥混凝土道路的调温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水泥道路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水泥混凝土道路的调温控制系统的特殊之处包括第一水泥混凝道路结构层与第二水泥混凝道路结构层之间设置有散热或吸热装置,所述散热或吸热装置一端与传热介质入水管道连接,传热介质入水管道另一端与输入热介质泵连接,散热或吸热装置另一端与传热介质出水管道连接,传热介质入水管道另一端与输出热介质泵连接,传热介质入水管道内腔通过介质泵泵入热水或凉水。
所述热介质入、出水管道由耐压的无缝钢管焊制或聚合物软管或加筋聚合物软管制成。
所述散热或吸热装置,由无缝钢管间或紧贴聚合物管道焊接的钢板或钢管或耐压金属制成网格散热形状。
所述传传热介质是热水或凉水或载有热量的流动液体。
所述的水泥混凝土道路可以添加有0-50%的钢渣作为道路传热媒介。
所述散热装置的介质为回注地下或凉水塔的凉水作为散热介质的设备。
所述加热装置的介质加热是用锅炉、地热、太阳能作为加热热介质的设备。
所述热介质为传递热量的流动液体时,加热装置为与该液体相匹配的锅炉,散热装置为与该液体相匹配的凉水塔或散热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调节水泥混凝土道路的调温,控制温度来解决水泥道路的热胀冷缩问题,从而延长水泥道路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借助水泥道路调温系统的调温功能实现处于外界极端气候条件的水泥道路工作在不胀不缩的状态下,使水泥道路处于可使用的最佳条件,而极大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参照图1所示,一种水泥混凝土道路的调温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水泥混凝道路结构层1与第二水泥混凝道路结构层3之间设置有散热或吸热装置2,所述散热或吸热装置2一端与传热介质入水管道4连接,传热介质入水管道4另一端与输入热介质泵5连接,散热或吸热装置2另一端与传热介质出水管道6连接,传热介质入水管道6另一端与输出热介质泵7连接,传热介质入水管道4内腔通过介质泵5泵入热水或凉水。
所述热介质入、出水管道由耐压的无缝钢管焊制或聚合物软管或加筋聚合物软管制成。
所述散热或吸热装置,由无缝钢管间或紧贴聚合物管道焊接的钢板或钢管或耐压金属制成网格散热形状。
所述传传热介质是热水或凉水或载有热量的流动液体。
所述散热装置的介质为回注地下或凉水塔的凉水作为散热介质的设备。
所述加热装置的介质加热是用锅炉、地热、太阳能作为加热热介质的设备。
所述热介质为传递热量的流动液体时,加热装置为与该液体相匹配的锅炉,散热装置为与该液体相匹配的凉水塔或散热装置。
一种调温的水泥道路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利用从水泥道路调温系统输出的热介质通过铺筑在水泥道路结构层间的调温管道以及与管道连接的散(吸)热装置,将水泥道路在高温下产生的热量带走或者在低温下向水泥道路传递热量,从而实现道路调温,使道路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状态。
其原理是自水泥道路调温系统来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泵输入到热量传递管道,通过热量传递管道及连接其间的散(吸)热装置,将热量快速传递至道路结构层或将道路结构层的热量吸收然后在经热介质泵输出至水泥道路调温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国琳再生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国琳再生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饱和过湿土的处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接纸机





